1 / 6
文档名称:

孕产期保健.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孕产期保健.doc

上传人:wangzhidaol 2014/11/1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孕产期保健.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孕产期保健
一、孕前期保健
孕前期保健是为了选择良好的受孕时机。尤其在我国少生优生情况下,妇女一生有30年以上的生育年龄但只要一、二个小孩,因此有足够的选择余地。经过孕前保健可以减少许多危险因素和高危妊娠。而目前早孕门诊经常遇到的是已经受孕但却发现不少这样那样的问题,带来处理的困难。例如早孕发现肝功能不良,妊娠负担或终止妊娠都会带给孕妇健康威胁,处理不当又可能影响小儿终生健康。因此应当大力推行孕前保健。
我国妇女提倡晚婚晚育,因此晚婚者可以在婚姻保健的同时行孕前保健检查及咨询,婚后避孕与否,方式,以及停止避孕准备受孕前查体、有关妊娠的咨询及指导。
孕前应注意的问题:
身心条件

(1)双方的年龄及健康状况:双方年龄因素可以影响妊娠。女性<18岁或>35岁是妊娠的危险因素,因易造成难产或其他产科并发症。>35岁妇女发现胎儿染色体异常率增高。许多资料表明女性生育年龄在25-29岁间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最低,20-24岁、30-34岁次之。因此适当选择生育年龄有利生育健康。
有报告男性>45岁(有认为>55岁)者,也易生出染色体异常儿。
妊娠前夫妇身体应当保持健康,没有活动性疾病,尤其女方如果有营养不良、贫血等怀孕前也应矫正。
(2)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如果双方尤其女方刚刚受过较大的精神打击,或者工作学****过于紧张疲劳,生活条件困难如居住拥挤、经济拮据,家庭不和等情况下,均不宜妊娠。有研究认为生活中的不良事件与妊高征发生有关。以上的一些社会心理因素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有关,并且不良的生活环境条件对孕母及胎儿身体健康不利。
:双方患有疾病都应考虑与妊娠是否有关。尤其女方如患有心、肝、肾疾病或高血压、糖尿病等应考虑能否承受妊娠全过程。重者应先经内科治疗病情控制后再受孕。
有些慢性病如精神病等在治疗中或治疗后短期内也不宜妊娠,需巩固疗效后再受孕。一些与妊娠有关的良性肿瘤如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经常发作的慢性阑尾炎,考虑到麻醉及手术本身均可对妊娠造成不良影响,因而可以孕前治疗。
男方如有传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及肺结核的传染期对女方妊娠也有威胁,最好在治疗后无传染性,家庭生活正常后再受孕。
(二)职业问题
男女双方无对生殖细胞或胎儿有害物质长期接触史,否则应脱离接触,排除体内毒物至恢复正常再怀孕。怀孕后应继续避免接触有毒物质直至哺乳期后。
影响生殖健康的职业性有害因素:
(1)有毒化学物质:铅及其化合物、***及其化合物、***、苯、甲苯、二甲苯、二硫化碳、***乙烯、一氧化碳、抗癌药、麻醉气体(笑气、***手术室工作人员高危人群)、乙烯雌酚(DES)38年合成,用于先兆流产,被证实是第一个被发现的人类经胎盘致癌原。***透明细胞腺癌。在子代生殖道积聚,动物实验证实。制药厂女工孕期接触DES,女儿14岁。除消化道,可经呼吸道、皮肤吸收,工作中加强防护,孕期及哺乳期禁止接触。
(2)物理因素:电离辐射、噪声、振动、高温与低温
(3)视屏作业:指在计算机视屏显示终端(VDT)进行操作的人员的工作,称之VDT作业。
(三)生活方面的问题
女方应戒烟,男方应尽量不在家中吸烟。口服避孕药者应停药后暂时工具避孕,4-6月后再考虑受孕。
二、早孕期保健
(一)胚胎发育与发育异常
正常情况下末次月经两周左右排卵,尚未受孕,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