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徒手心肺复苏
第1页,共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全世界人民学习心肺复苏术
第2页,共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培训目标
心肺复苏技术是一项救命技术。
人人要掌握!
第3页,共37页
摆放于地面或硬板床
救护人跪于病人右侧
(左右脚分别置于颈部和腰部)
解开病人衣领、领带、拉链
三、调整体位
投降式
第19页,共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四、检查脉搏和呼吸
中、食指放颈部中央,向气管一侧轻按滑动2~3cm
同时快速评估呼吸
时间<10秒
力度适中
成人颈动脉搏动检查
第20页,共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婴儿肱动脉脉搏检查法
中、食 指于婴儿上臂中点内侧部位
触摸检查肱动脉
第21页,共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若无动脉搏动-胸外心脏按压
五、胸外按压
成人和儿童的定位
定位方法:两乳头连线中点
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
婴儿的定位:乳头连线下方
第22页,共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成人按压手法
双手掌根重叠
十指相扣
掌心翘起
手指离开胸壁
婴儿按压手法
儿童按压手法
第23页,共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保持双臂伸直
按压深度3~5厘米
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
按压与放松的时间比例各占50%
按压与吹气次数
比例为 30 : 2
成人按压要点:用力压、快速压
第24页,共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按压方式:单手掌根或
双手掌根重叠
按压深度:胸廓前后径的
1/3—1/2
儿童的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
下方水平
按压方式:中指与无名指
按压深度:胸廓前后径的
1/3—1/2
婴儿的胸外心脏按压
第25页,共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六、开放气道(Airway , A )
开放气道前清理口鼻腔可见异物。
仰头举颏法
双手抬颌法
脊椎损伤时,专业人员用
开放气道
第26页,共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伤病员下颏经
耳垂连线与地
面呈30度。
伤病员下颏经
耳垂连线与地
面呈60度。
伤病员下颏经
耳垂连线与地
面呈90度。
鼻孔朝天
成人>8岁 儿童1—8岁 婴儿<1岁
第27页,共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六、人工呼吸
口对口
口对口鼻
口对鼻
嘴包嘴、捏鼻翼、吹1秒
口离开、松鼻翼、等4秒
胸廓隆起刚刚好
吹气量 400~600毫升
第28页,共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操作要点
始终保持气道开放
吹气时不能漏气
连吹2次,让病人出气
确保胸部升起并维持1s
频率:成人10-12次/分,儿童/婴儿12-20次/分
第29页,共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婴儿如何进行人工呼吸?
口对鼻呼吸
口对口鼻呼吸
牙关紧闭时如何进行人工呼吸?
第30页,共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按压与吹气比
成人:
单人或双人:
C与 B比例为30:2
C与 B反复交替进行每5个循环或2min评估脉搏、呼吸一次
儿童及婴儿 :
单人:同成人。双人:儿童
C与 B 30:2 婴儿15:2
C与 B反复交替进行,每8个循环或2min评估脉搏、呼吸一次
当5个循环结束后先评估颈动脉搏动,如果没有马上继续第二个5个循环,如果颈动脉搏动恢复,呼吸恢复,评估瞳孔、肢端等,将病人安置成复原体位。
第31页,共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若呼吸心跳存在,则摆成复原体位(招财猫式),保持呼吸道通畅。
第32页,共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心肺复苏有效指征
红了:面色转为红润。
动了:眼球活动,手脚抽搐、开始呻吟、自主呼吸等。
跳了触摸到颈动脉搏动。
第33页,共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心肺复苏可终止的条件
伤病员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活了
医务人员确定被救者已死亡
-----死了
有专业医务人员接替抢救
-----来了
施救超过30分钟,精疲力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