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师宗县龙庆乡山黑坡村新型民族示范村建设规划建设新型民族示范村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举措,是发展民族经济、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根据《云南省民委关于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示范村”和“兴边富民示范村”建设的意见》、《中共曲靖市委、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的决定》、《师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现制订师宗县龙庆乡山黑坡村新型民族示范村建设规划。一、龙庆乡山黑坡村建设新型民族示范村的基础条件山黑坡村是师宗县龙庆壮族彝族自治乡下属的一个村民小组,距离乡政府所在地 8公里,现有 29户 139 人,是一个纯彝族村。(一)山黑坡村的发展和变迁山黑坡村民小组原来座落于现址对面的一个斜坡上,地处石灰岩地区,交通闭塞(进村仅一条羊肠小道) ,土地贫脊,水资源匮乏,全村绝大部分土地保水保肥能力差,耕作层浅,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极为恶劣,是一个典型的边远贫穷、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地区。作为“四坡一箐”中的一坡,曾引起了中央和省市领导的关注。 1990 年 12月,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乡党委政府经过耐心动员和多方努力,把山黑坡村搬迁到现住址,并多方筹资,共投资 3 万余元帮助群众盖起大砖瓦房,基本解决了群众住房问题,告别了住茅草房的历史。(二)山黑坡村的自然条件山黑坡村位于龙庆乡落红甸村委会的南部,距乡政府仅有 8km 。境内地形开阔平缓,海拔在 1800 — 1900 米,气候接近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在 ℃,年降雨量 1000mm 。总面积 亩,其中耕地 160 亩,未利用土地 105 亩, 区域附近有乡村公路通过,交通便利,群众就医、种地和儿童就学都比较近便,条件较好。(三)山黑坡村社会经济条件 1、人口状况。山黑坡村 139 名村民中,有 60岁以上老年人 8~ 10人,其余为 59岁以下,属于以青壮年为主的村落;有在各级各类学校读书求学的学生 30人左右,其中在校大学生 1人,高中生 8 人,初中生 6人,小学生 15人。 2 、经济状况。山黑坡村有旱地 74 公顷(平时报 19 公顷) , 无水田,人均耕地面积 公顷(平时报 公顷) 。主要经济来源是烤烟、玉米、生猪养殖,有大小牲畜 263 头(匹),粮食 111200 公斤。 2010 年人均纯收入 1420 元,人均粮食 800 公斤。 3 、社会事业发展状况。山黑坡村,作为龙庆乡两个易地扶贫搬迁村之一,在省、市、县、乡等部门的帮助下,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使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幅度改善。实现水、电、路三通,户均拥有能够居住的生活用房和畜圈, 厕所、沼气、厨房、烤烟等,群众能看上了 5 套以上节目的有线电视,就医和适龄儿童上学方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治理。(四)山黑坡村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加之资金困难,投入严重不足,致使山黑坡村的农田水利设施、村中及田间道路等基础建设相对滞后,从而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2、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由于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和传统自然经济思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