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文档名称:

第九章 创伤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ppt

格式:ppt   页数:3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九章 创伤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马匹匹 2014/11/1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九章 创伤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九章 创伤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外科教研室罗森亮
【概述】
创伤(trauma)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是指机械、物理、化学或生物等因素造成的气伤;狭义的是指机械性致伤因素作用于机体所造成的组织结构完整性破坏或功能障碍。
临床多见的是机械性致伤因素作用于机体所致的损伤,如工伤事故、交通事故等导致的却软组织破损、出血、脏器破裂、骨折、关节脱位等。
第一节损伤
损伤(injury)指人体受到外界各种创伤因素作用所引起的组织结构的破坏,及其所带来的局部和全身的反应。
【病因和分类】
(一)按致伤原因分: 擦伤刺伤 挫伤扭伤 切割伤挤压伤(挤压综合症)
撕裂伤震荡伤(又称冲击伤)
火器伤
【病因和分类】
(二)按损伤部位分: 颅脑损伤颌面部损伤 颈部损伤胸(背) 损伤 腹(腰)部损伤、骨盆损伤 脊柱脊髓损伤肢体损伤
(三)按受伤组织分类:可分为 软组织、骨骼、内脏器官损伤。
【病因和分类】
(四)按皮肤完整性分; 闭合性损伤 开放性损伤(按伤道又分:盲管伤、贯通
伤、切线伤、反跳伤)。 (五)按损伤程度分: 轻度损伤
中度损伤
重度度损伤。
【病理生理】
(一)局部反应损伤后,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成分外渗,白细胞等趋化因子迅速集聚于伤处以吞噬和清除致病菌或异物,其病理过程与一般炎症相同,一般3~5日后逐渐消退。 (二)全身反应损伤可引起神经内分泌活动增强,组织功能和代谢发生应激性改变。
1、发热:损伤释放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机体发热。
【病理生理】
2、神经内分泌系统反应:疼痛、血容量不足导致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分泌大量儿茶酚胺,以及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被激活,代偿性保证回心血量。
3、代谢反应:基础代谢率增高,分解代谢增强导致负氮平衡;表现体重下降,疲乏无力、反应迟钝。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可致水钠潴留。
4、机体免疫力下降:严重损伤可致机体免疫防御能力下降,易发生感染。
【病理生理】
(三)损伤的修复
1、修复的基本方式: 完全修复:即缺损组织完全由原来性质的组织细胞修。(愈后结构功能与原组织相同)

不完全修复:是由成纤维细胞增生替代代替原来的组织,而形成瘢痕愈合。
2、损伤的修复过程(三阶段): (1)炎性反应阶段:约3~5天。伤口由血凝块充填;而后,血浆纤维蛋白沉积构成网架,封闭创口。 (2)肉芽形成阶段: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等经增殖、分化、迁移,形成肉芽组织充填伤口。 (3)组织塑形阶段:胶原纤维交联和强度的增加,多余的胶原纤维被降解和吸收,毛细血管网逐步消退,黏蛋白和水分减少,伤部外观和功能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