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自然地理学
[潘树荣/伍光和]
绪论
(一)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次生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地理学三分法:自然、经济、人文;三层次:统一、综合、部门。
地球构造特征:分层。人类影响巨大。
自然地理学分科自然地理学
[潘树荣/伍光和]
绪论
(一)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次生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地理学三分法:自然、经济、人文;三层次:统一、综合、部门。
地球构造特征:分层。人类影响巨大。
自然地理学分科:部门自然地理学(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学);综合自然地理学。
(二)研究任务:(1)各成分(土壤、水温等);(2)各成分关系:能量转换、物质循环;(3)对自然地理进行分区,土地分类;(4)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评价;(5)人为影响研究。
(三)与其他学科关系:地学系统交叉并进。
(四)内容结构:(1)地球整体;(2)地壳、大气圈;(3)水圈;(4)地貌;(5)土壤;(6)生物与环境;(7)自然区划等。
第一章 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围着太阳旋转,有行星的共同点。
(二)地球形状:北凸南凹的梨形,赤道处为长半轴,两极处为短半轴,即赤道长,两极短。
(三)地球运动:每小时旋转15度。
【自转的意义】(1)决定昼夜更替;(2)引发科里奥利效应;(3)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度线上时间不同(180°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自西向东越过这条线,即从东半球进入西半球,应把日期减一日;自东向西越过这条线,即从西半球进入东半球,则应把日期加一日);(4)日月引力引起弹性变形,表现为潮汐,有一定影响;(5)地球整体运动同局部运动关系密切,与洋流、板块漂移等有关。
【公转的意义】自西向东转,北极上看自转和公转都是逆时针。地球自转轨道面为赤道面,公转轨道面,即太阳视运动的路线为黄道。存在黄赤交角。春、秋分时,太阳平行赤道面照射,日夜都是12个小时;冬、夏至时,太阳光线至南北回归线,昼夜相差大。赤道和黄道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岁差(当地球转轴自旋进时,春分点西移,故地球自转不到一周即可两次经过春分点)、章动(太阳每年两次,月球则每月两次通过地球赤道面,这就在地轴旋进的平均位置上附加了一个短周期的摆动,使地球自转轴在空间扫过的轨迹成为荷叶边形的锥面)和极移(由于地球质量分布不均匀,真正的极点位置常常发生变化,因此自转轴又将围绕新极点旋转)现象的出现。极移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