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大班社会合理用钱教案反思.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班社会合理用钱教案反思.docx

上传人:cby201601 2022/4/23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班社会合理用钱教案反思.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班社会合理用钱教案反思
这是大班社会合理用钱教案反思, 是优秀的大班社会教案文章, 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br/>活动目标: 1 、 知道人民币的特征和面值。 2 、 了解货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3 、
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大班社会合理用钱教案反思
这是大班社会合理用钱教案反思, 是优秀的大班社会教案文章, 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br/>活动目标: 1 、 知道人民币的特征和面值。 2 、 了解货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3 、
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前
期经验的准备: 幼儿对面值1 元、 5 元、 10 元的人民币有初步的认识。 物质准备: 不
同面值的硬币和纸币若干、标有价格的玩具若干、幼儿每人带架子10 元的不同面值的硬币
或纸币,并将它们插在透明的卡片上环节预设: 一、 认识人民币: 出示各种面值的
人民币,让幼儿了解:人民币的特征(都有国徽 );人民币的种类(纸币和硬币 );人民币的面值及
相应的汉字。二、的换算关了解不同面值货币之间系: 1 、幼儿展示各自带来的货币,
并介绍自己带的 10 元人民币的组合。 2 、出示纸币和硬币的分、角、元,介绍它们之间
的换算关系。 (10 个 1 分等于 1 角, 10 个 1 角等于 1 元, 10 个 1 元等于 10 元。 )3、换
算练****教师或幼儿出题) 例:出示 5 角硬币,可以换几个一角 ? 出示 10 元纸币,可
以换几张 5 元?几张 2 元?几张 1 元?三、实践操作(游戏--"买玩具") : 出示一些贴有标价
的玩具,请幼儿用自己带来的模拟买玩具。 (最好每人能买到一个玩具。 ) 告诉幼儿这是
游戏, 买来的玩具可以玩一会儿, 以后再用玩具换回自己的钱。(用玩具模拟买卖比较合适,
这样幼儿买好了可以玩, 如果是食品和其他用品, 幼儿不能吃和用, 游戏的积极性会受影响。 )
买卖过程中的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识别玩具的标价, 尝试进行货币的换算。 算错的顾客
可以回到座位上继续思考, 想好了再买。 还可以提供一些可操作的货币, 让幼儿边摆弄边思
考,降低换算的难度。活动反思: 《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是让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境
中,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学****解决一些和购物有关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能
正确、熟练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
等活动中, 进行合理、 灵活地思考 ; 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正确地收集、
整理和加工相关信息 ;能正确地解决购物时常见的问题 要完成上述这些目标,是要依
赖于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 对于 "人民币 " , 我觉得学生应该是再熟悉不过了, 对于它的用途,
更不用我们去讲。所以在上本单元之前, 以为会非常容易的, 还曾想着压缩课时, 但是开始
之后, 我才发现一切根本不是我所想的那样, 原本 3 个课时的课,我足足用了一个星期, 又
复****了 2 天, 直到今天还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迷迷糊糊。 这让我思考了许久, 怎么会这样
呢 ? 《人民币的认识》学生掌握起来难度很大,每次教学总感觉效果不理想,在三年前的教
学中早就领教过它的"看似容易实则很难" , 所以在课前我充分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