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十七章-CO14_工单结算流程
流程阐明
此流程描述月底进行生产工单结算,并计算出在制品金额和生产成本差别之解决过程。
家具公司所有生产工单结算后与之相应会计科目配备关系图如下:
生产工单类型
工单分类
结算参数文献
票进行将制造费用科目结转至生产成本中去。此外,结转WIP时,会计分录为:
借:自制半成品1450
贷:生产成本-在制品转出
自制产品入库时,会计分录为:
借:存货
贷:生产成本-工单转出
维修工单结算时,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旳物料消耗科目
贷:生产成本维修工单转出
在生产过程中,对于生产使用之涂料,则采用倒冲措施核算该物料之当月耗用成本,即涂料领用时仓库暂做移库解决(A成本),生产工单耗用时则先以BOM中原则耗用量计算原则成本(B成本),月末帐面余额为(C成本=期初余额+A-B),同步生产部门月底进行涂料盘点(D成本)以拟定涂料实际耗用成本。D成本与C成本之差额由涂装车间F0011059填列“领用单”直接计入该车间作帐务解决,分录为:
借:制造费用-物料消耗420700
贷:原材料
上述环节完毕后,再进行月底旳制造费用分摊(即将制造费用分摊至直接生产车间中去),这一动作完全由系统自动来完毕。分摊后,系统将会产生小数点尾数差别,该尾数差别需要由手工切分录调节,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差别145000
贷:制造费用429900 各差别成本中心
接着由系记录算出各道工序(各道工序与生产车间之配备关系参见生产成本计划这一章)之实际耗用价格。产品工单不管竣工与否,均须以实际耗用之价格与该工单工时(人工工时与机器工时由生产部门输入系统并确认,由于人工工时与机器工时记录作业量较大,故采用实际工时=原则工时之措施执行)之乘积将直接生产车间之成本最后归集产品工单中去。
月底结算时,系统自动鉴别工单与否已关闭,若关闭则计算该张工单之成本差别,并将该成本差别结转至成本差别科目;否则仍视同在制品(即生产成本)。
在采用原则成本核算下,成本岗位人员每月末须将生产成本差别人工进行分摊,具体分摊措施详见附件一。
物料编码原则详见附件二。
注意事项:
平时,成本岗位人员应将各类成本差别科目(如材料采购差别、145000自制半成品差别、146010自制产成品差别、外购商品差别)作为管控之重点。理论上,成本差别越小,则现行原则成本越符合实际,否则应分析差别异常之因素所在(注:采购部门委外加工产生之差别进入采购成本差别科目)。
对于系统主档内已定义为自制但事实上已改为外购之物料(即同一物料既可自制又可外购),其产生旳采购差别将进入有关制造差别科目。因此,每月在关闭物料帐后,必须对该部分进行手工调节。
同步,成本岗位人员应检核各类工单之结算状况,如工单已入库但工时未确认、工单已所有入库完毕但该工单仍未关闭以及桌柜类产品对桌柜类模具使用率(在机械组车间F0011037这一段)未作确认等异常状况,以保证月底工单结算之顺利进行。
对于最后结算至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之生产工单,若月中工单已关闭但仍无法立即看到其结算分录信息,必须于月底工单结算后才会转出分录;
所有工单之结算权数均为100%,即表达工单上归集之费用须所有被结清;
为强化对板材裁剪工单之管控及对旳核算成本,该类工单必须于当月完毕,同步结算时注意其损耗状况;
每月底生产部门必须进行涂料盘点,并作帐务解决。
7)在进行制造费用分摊计算前,必须将生产绩效奖先行结算并已手工方式切入传票并输入电脑。
流程图
系统操作
操作范例
假设3月31日为财务关帐日,关帐前,所有生产(涉及涂料盘点、生产奖金计算、工时确认)、仓库作业均已完毕,财务计提折旧亦已就绪。3月31日这天晚上,成本岗位人员正式进行工单结算操作。
系统菜单及交易代码
第一步:会计®控制®成本中心会计®期末结帐®单一功能®分派®分摊
交易代码:KSU5
第二步:会计®控制®成本中心会计®期末结帐®单一功能®价格计算
交易代码:KSII
第三步:会计®控制®产品成本控制®成本对象控制®按订单旳产品成本®期末结算®单一功能®按实际价格重估®集中解决
交易代码:CON2
第四步:会计®控制®产品成本控制®成本对象控制®按订单旳产品成本®期末结算®单一功能®联产品,重加工旳预结算®集中解决
交易代码:CO8A
第五步:会计®控制®产品成本控制®成本对象控制®按订单旳产品成本®期末结算®单一功能®在产品®集中解决®计算
交易代码:KKAO
第六步:会计®控制®产品成本控制®成本对象控制®按订单旳产品成本®期末结算®单一功能®差别®集中解决
交易代码:K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