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砖混、外砖内模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绑扎工艺标准.doc

格式:doc   大小:3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砖混、外砖内模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绑扎工艺标准.doc

上传人:gooddoubi 2022/4/23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砖混、外砖内模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绑扎工艺标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砖混、外砖内模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绑扎工艺标准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砖混结构、外砖内模结构的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绑扎工艺。
2施工准备
  材料及主要机具:
  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当加工钢筋骨架立起来,对正伸出的搭接筋,搭接倍数不低于35d,对好标高线,在竖筋搭接部位各绑3个点。骨架调整后,可以绑根部加密区箍筋。
  绑扎搭接部位钢筋:
.1  构造柱钢筋必须与各层纵横墙的圈梁钢筋绑扎连接,形成一个封闭框架。
.2  在砌砖墙马牙槎时,沿墙高每50cm埋设两根φ6水平拉结筋,与构造柱钢筋绑扎连接,见图4-3。
.3  当构造柱设置在无横墙的外墙处时,构造柱钢筋与现浇或预制横梁梁端连接绑扎构造,要符合《多层砖混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抗震设计与施工规范》(JGJ13-82)。
.4  砌完砖墙后,应对构造柱钢筋进行修整,以保证钢筋位置及间距准确。
  圈梁钢筋的绑扎:
  工艺流程:
画钢筋位置线 → 放圈梁受力筋→ 穿箍筋→ 绑扎箍筋
  支完圈梁模板并做完预检,即可绑扎圈梁钢筋,如果采用预制骨架时,可将骨架按编号吊装就位进行组装。如在模内绑扎时,按设计图纸要求间距,在模板侧帮画箍筋位置线。放箍筋后穿受力钢筋。箍筋搭接处应沿受力钢筋互相错开。
  圈梁与构造柱钢筋交叉处,圈梁钢筋宜放在构造柱受力钢筋内侧。圈梁钢筋在构造柱部位搭接时,其搭接倍数或锚入柱内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圈梁钢筋的搭接长度要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对钢筋搭接的有关要求。
  圈梁钢筋应互相交圈,在内墙交接处、墙大角转角处的锚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楼梯间、附墙烟囱、垃圾道及洞口等部位的圈梁钢筋被切断时,应搭接补强,构造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标高不同的高低圈梁钢筋,应按设计要求搭接或连接。
  安装在山墙圈梁上的预应力圆孔板,其外露的预应力筋(即胡子筋)按标准图集京96G44要锚入在圈梁钢筋内。
  圈架钢筋绑完后,应加水泥砂浆垫块,以控制受力钢筋的保护层。
  板缝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
支护缝模板 → 预制板端头预应力锚固筋向上弯成45° →
放通长水平构造筋 → 与板端锚固筋绑扎
  支完板缝模板作完预检,将预制圆孔板外露预应力筋(即胡子筋)弯成弧形,两块板的预应力外露筋互相交叉,然后绑通长φ6水平构造筋和竖向拉结筋,见图4-4。
  长向板在中间支座上钢筋连接构造见图4-5。
图4-5
  墙两边高低不同时的钢筋构造见图4-6。
  预制板纵向缝钢筋绑扎见图4-7。
图4-6                                          图4-7
  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绑完之后,均要求做隐蔽工程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4质量标准
  主控项目(钢筋安装)
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钢筋安装)
.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寻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