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最完整全面地版《珠心算口诀表》.doc

格式:doc   大小:64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最完整全面地版《珠心算口诀表》.doc

上传人:zhaojr1943 2022/4/24 文件大小: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最完整全面地版《珠心算口诀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标准实用文案
珠心算口诀表
加法口诀表
项目 / 口诀 直接加法
(几上几 ) 下五加法
(下五去几 ) 进十加法
(几去几进一 ) 去五进十加法
(几上几去五进
(几上几去五进一 )
一 一上一 一上五去四 一去九进一
标准实用文案
二 二上二 二上五去 二去八进一
三 三上三 三上五去二 三去七进一
四 四上四 四上五去一 四去六进一
五 五上五 五去五进一
六 六上六 六去四进一六上一去五进
七 七上七 七去三进一七上二去五进一
八 八上八 八去二进一八上三去五进一
九 九上九 九去一进一九上四去五进一
减法口诀表
不进位加减法 进位减法
直接减法
(几去几 ) 破五减法
(几上几去五 ) 直接退十减法
(几退一还几 ) 借(退)十补五减法
(几退一还五去几 )
一去一 一上四去五一退一还九
二去二 二上三去五二退一还八
三去三 三上二去五***一还七
四去四 四上一去五四退一还六
五去五 五退一还五
六去六 六退一还四 六退一还五去一
七去七 七退一还三 七退一还五去二
八去八 八退一还二 八退一还五去三
九去九 九退一还一 九退一还五去四
从上表的 " 加" 来看共 26 个动珠码, " 减" 只是反向拨珠,加与减是一上一下和一去一回的还原关系,是一种动作相对形态。手指拨打到后来已在脑中形成条件反射,珠动数出,这是
标准实用文案
完成的 " 内化 " 的一种表现。训练珠心算从实拨到空拨,再到想拨,或同步进行等等,从心理上讲也是经过 " 珠算的动珠码映象 " 的形成,完成珠算的内化过程。由于动静结合一次成象,珠心算的运算过程实际上是每码至多 3 种模型的不断转换过程。珠算算法模式所具有的简捷性,正是我国珠算继承古代数学精准的成果。没有这样简捷的算法模式,珠心算的成功率是
一个疑问;其次,也决不可能期望珠心算的技术普遍地被掌握。这如同英文 26 个字母可以包罗万象一样, 26 个珠算符号映象转换的简捷性正是珠心算成功的基本条件。
四、形成珠心算的大脑潜在功能
目前,国内外对于珠心算的内在根据, 都认为是对右脑潜在功能-脑映象的发展。 人们认为脑中珠象的形成与运动,是在人的认识过程中表象与形象思维、记忆的作用结果,具有脑
映象对珠心算技能的掌握会有更好的效果。由于人们研究这种功能时间不长,过去实验尚不
多,方法不一,加之人类对功能的整体认识还不完整、全面,所以对 " 脑映象 " 的成因、发生、发展的具体规律,对智力的发展和迁移作用等尚不很清楚,有些地方有形成统一的看法。但
实践出真知,现在全国有上百万儿童在接受珠算式心算的教育,实验的天地空前广阔。我们既要借鉴已有的理论 (包括教育心理学 ) ,更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和充实。为此,只有科学的理论才能指导实践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我们正从事着有关子孙后代的优良素质教育,责任重大,应尚慎之又慎。 1899 年,以比奈式智能测验闻名阿福雷德.比奈,将这种脑映象称为, " 想象的知觉 " 。1907 年,德国心理学家雅恩施曾报告 " 遗觉象 " 问题。1909 年,德国马个布鲁格大学的培个利希. 茵施教授将这一现象命名为, " 脑映象 " 为通俗起见,本文均称脑映象, 日本东北大学教授大胜义一对 " 脑映
象" 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并着有 (脑映象的心理 )( 培风馆 )一书 ,大协义一教授所简述的有关 " 脑映象 " 的几个特征,和当化其它专家研究的结果及我国实践情况吻合之处甚多, 但也有不一致
的地方。大胜义一的论述,仍不能说明 " 脑映象 " 的全部。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 " 脑映象
的更深入的理解和运用是可以期待的。
本文以大胜教授所述的特征, 结合我们所了解的其它学者专家的研究成果, 并对照我国实践来概括目前我们对有关 " 脑映象 " 问题的认识,如下:
(一)" 脑映象 " 是儿童特有的体验
标准实用文案
儿童 " 的40 %~ 70 %可能是具有 " 脑映象 " 天赋的人 " 当然这个数据已被实践所推翻, 究竟能达到什么程度?从部份弱智儿童学****珠心算的成绩看,我们有信心期待生理正常的孩子都
能掌握它。但目前 " 为儿童所特有 " 的论点,仍为多数专家所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