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学前教育结硕果园内双语竞飘香
记和田县学前“双语”教育典型案例材料
随着近几年党和国家加大对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投入,我县学前“双语”教育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各项业务工作都处于历史最高水平。经验告诉我们: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学前“双语”教育开展的越好,该地区发展后劲就越强,少数民族学生要想使自身在日后人才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就必须重视幼儿语言关键期的教育,通过发展学前“双语”教育来达到提升各少数民族文化素质目的,也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科技等各项事业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为和田县学前“双语”教育的桥头堡,巴格其镇中心幼儿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大力发扬自力更生,团结奋斗精神,有步骤有计划推进学前“双语”教育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并结出丰硕成果。一是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标准,学前三年入园率100%;二是办学条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各类教学附属设施和仪器配备完善;三是师资水平明显提高,专职幼儿教师共42 人,学历达标率100%,%,园长接受岗位培训率为100%;四是“双语”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涌现出一大批责任心强、业务水平突出的骨干教师;五是全镇百姓对学前“双语”教育满意度逐年提高,在巴格其镇各系统行风评议中,
中心幼儿园连续4年名列全县第一。具体做法如下:
一、领导重视,思想明确,坚持将学前“双语”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田县巴格其镇中心幼儿园站在全局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学前“双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强化抓教育就是抓发展后劲、抓可持续发展,把学前“双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适时成立巴格其镇学前“双语”教育领导小组、学前“双语”教育督导小组、建立健全县、乡、村、学校四级联动制度,对学前“双语”教育工作中表现不力的责任人逐级问责,并进行严厉处分。同时把学前“双语”教育工作作为镇、村、学校评先选优的依据,同时纳入年终绩效考核范畴,对学前“双语”重视力度不足的单位一票否决,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真正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二、克服资金困难,加大教育投入,教育基础设施得到极大的完善和提高。由于和田县经济发展滞后,财政资金短缺,无法满足全部教育投入。和田县巴格其镇中心幼儿园自1998年建成后,广大教职员工自力更生、在资金严重不够的情况下开展园区绿化。2007—2010年幼儿园协调相关部门积极申请浙江省、北京市和自治区对口帮扶单位帮扶资金对教育基础设施进行改扩建,并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完善教育配套设施,使园区面貌焕然一新。巴格其镇幼儿园在抓好建设的同时注重加强幼儿园管理、加强园内设备设施建设、墙壁文化建设和环境布置
,并在2008年荣获地区级先进集体称号。
,注重人才培养,确保学前“双语”教育后继有人。一直以来,专业幼儿教师的紧缺和流失始终是学前“双语”教育发展的瓶颈制约,所以制定幼儿教师激励政策和人才培养机制是改变这一现状最行之有效的途径。为此,2008年,巴格其镇中心幼儿园新建了水电暖齐全的幼儿教师住宿楼,并制定完善的激励政策,加大对业绩突出、工作负责教师的加大奖励力度,同时“挑硬人、硬挑人”从全镇挑选一批懂双语、责任心和上进心强的年轻教师作为学前“双语”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几年下来,巴格其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