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广州市道路交通近期建设规划(共15页).doc

格式:doc   大小:142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广州市道路交通近期建设规划(共15页).doc

上传人:mkjafow 2022/4/24 文件大小:1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广州市道路交通近期建设规划(共15页).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专心---专注---专业
专心---专注---专业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专心---专注---专业
1 概 述
近期建设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从
专心---专注---专业
(5)围绕“九运会”等大项活动的发展契机,开展大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力促进了城市交通的发展。
(6)配合大学城、科学城、南沙等新区建设,适度超前推进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力促进和引导了新区的开发。
(7)交通附属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公共交通完成了天平架公交枢纽和中山八公交枢纽的改造工程,并完成了车陂公交总站、大学城公交枢纽等一批公交站场的规划建设;加强了公共停车场、路边停车和行人过街设施的建设,满足广州市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
现状问题分析
(1)城市交通供需矛盾仍然突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机动化的迅速发展,居民出行趋于活跃,交通需求增长迅猛, 道路交通运作质量下降。2005年全市机动车拥有量177万辆,虽然机动车总量增长缓慢,但小客车增长迅猛,平均每天新车上牌300多辆,年增长20%以上,随着限摩措施的实施,摩托车数量急剧下降,车种构成处于调整时期。小汽车进入家庭开始步入了高速发展阶段,道路交通方式正从摩托车时代向小汽车发展逐步演变。
环城以内主要道路机动车速普遍下降,中心城区主骨架路网负荷增加,系统运作质量下降,市区路网的骨干路网承担着沉重的交通压力。主干道的交通压力进一步上升,高峰期间平均速度仅为25公里/小时,老城区的主干道更跌至20公里/小时;多处地方出现经常性交通拥挤现象,道路交通形势不容乐观。
虽然广州市近年来不断加大投资力度,但道路设施的增长速度仍然大大落后于小客车增长速度。从2001年到2005年,,年均增长22%;而同期道路长度从4210公里增加到5109公里,%,道路面积从5270万平方米增加到8616万平方米,%。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专心---专注---专业
专心---专注---专业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专心---专注---专业
(2)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有待提升
铁路设施布局与城市发展不协调,铁路客运设施能力紧张,铁路货运发展有待突破,铁路运输组织效率不高;港口运能仍然不能适应水运需求发展,出海航道水深不足限制港口发展,港口集疏运条件的不足;客货运枢纽布局与城市发展尚待协调,对外客货运枢纽与市内交通设施衔接不畅,客货运枢纽能力与运输需求不相匹配,货运站场经营管理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发展需要。
(3)道路网络尚不能适应城市发展要求
城区路网级配不合理,部分道路功能紊乱;对外交通通道能力不足,制约城市发展;市域高等级路网没有形成网络,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局部路段出现交通瓶颈,急需调整路网解决结构性缺陷。
(4)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轨道交通尚未形成网络,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地铁站点交通衔接设施建设滞后,各交通方式之间缺乏有效整合;公交站场不足,线网层次不清,协调力度的不足,公交优先的路权保障不力,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5)公共停车场、行人过街设施等交通设施尚待完善
虽然近年广州市新建了多处社会停车场和立体行人过街设施,但面对着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的局面,部分地区仍然存在停车难和过街难的问题。
3 城市道路交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科学发展观和构筑和谐社会的要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新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就是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广州城市发展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大力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城市道路交通的建设应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筑和谐社会的要求,建管并举,促进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专心---专注---专业
专心---专注---专业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专心---专注---专业
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经济发展更加注重速度与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体制改革更加突出整体推进和制度创新,城市发展更加强调协同发展、生态优先和营造“两个适宜”,产业结构调整更加遵循产业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