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6
文档名称:

关爱明天普法先行.ppt

格式:ppt   大小:3,887KB   页数:4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爱明天普法先行.ppt

上传人:石角利妹 2022/4/25 文件大小:3.8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爱明天普法先行.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爱明天普法先行
第1页,共4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知法懂法
做合法公民
第2页,共4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法律是治国的工具
江泽民主席指出:“以法治国,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离家出走、侵犯他人权益到逐渐发展到违法犯罪。
4:从小骄生惯养,在家是小皇帝,在外称王称霸乃至行凶打人。
5:小偷小摸会发展成盗窃抢劫。
第15页,共4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自我预防—— 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
正身避邪,防微杜渐
大量事实证明,不良行为****惯正是走向违法犯罪的开始。青少年要从小事和日常生活做起,堂堂正正走好人生每一步,坚决摒弃不良行为。
第16页,共4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一、旷课、夜不归宿
有逃学、旷课、夜不归宿行为的人不外乎有几种情况:
一是学****较差,对自己已经失望;
二是受家长、教师的批评;
三是受社会上不三不四哥们的拉拢,经常在外游乐。由于他们的精力不放在学****上,加上脱离家长、学校的监控,往往容易走上歧途。
第17页,共4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二、携带管制***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条规定:
非法制造、贩卖、携带匕首、三棱刀、强簧刀或其他管制***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警告。这些***之所以禁止携带,因其威胁着人的生命安全。携带管制***容易发生人身伤亡事件,特别是青少年正是身体发育阶段,精力旺盛,但由于法制观念和是非观念淡薄,争强好胜,行动盲目而不计后果,携带管制***,极易一时冲动,酿成不该发生的悲剧。
第18页,共4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讲文明礼貌,待人恭敬谦让,已成为时代风尚。要求我们从小养成好的行为****惯,抛弃动辄动手打人,出口骂人的不良行为。如果从小养成了这种不良行为,危害无穷。好多犯罪分子从小染着了打架、怒骂别人的不良行为。
谦让名人轶事:
美国著名政治家帕金斯30岁那年任芝加哥大学的校长,有人怀疑他那样年轻是否是能胜任大学校长职位,他知道后说了一句“一个30岁的人所知道的是那么少,需要依赖他的助手兼代理校长的地方是那么多”。就短短这一句话,使那些原来怀疑他的人一下子放心了,对他敬意倍增。我们经常讲一句话,叫有理也要让三分。我们在平时学****工作、生活中也应学****这位校长忍让的胸怀。
第19页,共4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四、偷窃、故意损坏财物 (一)偷窃
偷窃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量较少的财物的行为。青少年中有的不满足自己生活的欲望,看到人家吃得好、穿得好,心里很羡慕,而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会非法去窃取公私财物。一些未成年人因缺少良好的教育环境,平常喜欢贪点小便宜,从拿人家一本书、一支笔、一块橡皮开始,逐渐养成小偷小摸的****惯。任何事物总是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有句老话叫做贼偷菜起,任其发展就会演变成盗窃。
第20页,共4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案例1 (小偷小摸导致犯罪) 2001年,江苏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一度发生多起撬盗案件,到2002年底,失窃案件多达几十起,财产损失几万元,警方将作案的26人捉拿归案,查明这伙人自2001年3月至12月间作案30余起,案值人民币10万元。更令警方吃惊的是,作案者竟然都是在校中小学生和流失生,年龄最小的仅11岁,其中女性一名。面对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蛋,办案干警没有像往常破案后的欣喜,心情反而变得沉重起来。 警方查明,26个孩子中有些人已经不是第一次同警察打交道,按盗窃作案的次数和案值,足以判处徒刑,但由于年龄的关系,往往只能教育后予以释放。于是他们作案后受法律惩罚的犯罪恐惧心理一次次减弱,认为自己人小法律管不了,渐渐从一个月一次小偷小摸,发展到每月偷几次,有的几乎天天作案。有些14岁的少年曾公开宣称:“我还能偷2年”,13岁的少年不甘示弱:“我还能偷3年,比你多一年”。
第21页,共4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法律知识链接
《刑法》第二 百六十三 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务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22页,共4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五)故意损坏财物
故意损坏财物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的行为。
日常生活中的故意损坏财物,多出于报复的动机,你对我不义那我就将你的财物损坏,使你生活不好或叫你破破财等。青少年中多出于嫉妒或寻找刺激,而偷偷地把别人的东西损坏。这种行为既损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行为严重的构成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罚。
第23页,共46页,编辑于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