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8
文档名称:

婴儿.ppt

格式:ppt   页数:7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婴儿.ppt

上传人:yzhluyin1 2014/11/1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婴儿.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四、婴儿的学习
(一)习惯化、去习惯化
1、习惯化
是一种由于重复或不断地受到某种能导致个体选择性定向反应的刺激,而引起个体对该刺激反应减少的现象,这是婴儿学习最早发展起来的一种形式,也是学习最早发生的指标。
这是人脑的一种功能,它是要排除那些人已熟悉却仍重复出现的刺激物以免使脑负担过重的一种方式,以便为新异刺激保留注意的脑力。婴儿经常朝向某种新异刺激物,但在一段时间之后,对这一刺激物的注意就消失。习惯化反应(对刺激的反应减少)表明婴儿已习得了这个刺激。
它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这种刺激必须重复多次或持续一段时间出现,否则就不可能导致习惯化的产生;
只有那种能够使婴儿感觉接受器发生选择性定向反应的刺激才能导致习惯化。那些不能引起个体选择性定向反应的持续刺激如气温、湿度等的变化不能导致习惯化;
习惯化不同于个体对事物“熟识”的过程。习惯化强调反应的变化但刺激是不变的;而熟识则是一种知觉学习或经验积累的过程,它既不强调刺激的重复也不需要反应的减少,强调的只是一个对事物不断认识、进而了解的过程。
2、去习惯化
当个体持续受到某种刺激而对该刺激反应减少(即习惯化)时,出现一种新异刺激,则会引起个体反应重新恢复、增多,这一现象即叫“去习惯化”。
正是由于习惯化、去习惯化才使得婴儿能够不断地提高其对外界反应的变化性和反应的选择性,使其不断地选择各种各样的刺激并对之作出各种反应,使其心理活动不断地丰富和分化。
同时,习惯化和去习惯化正是由于某种刺激重复作用而对之反应减少或者当出现一种新异刺激时反应增多的现象,本身就是一种学习。
习惯化和去习惯化的迭次出现,给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探讨新生儿记忆和知觉等心理能力发展的奇异的窗口。在一项研究中,心理学者想考察5-6个月婴儿分辨两张照片的能力。一张是婴儿照片,另一张是一个光头男人的照片。在实验的第一段时间(习惯化阶段),给婴儿看那张婴儿照片;之后在第二段时间(去习惯化阶段),给婴儿出示婴儿和光头男人两张照片。结果发现,婴儿花更多的时间注视那张光头男人的照片,这表明,婴儿记住了那张婴儿照片,也发现了光头男人照片对他们来说是新的。
心理学家运用习惯化和去习惯化原理,研究了婴儿对图形结构的感知。在图4中有三个图形,a图是用9个小菱形组成的一个十字图,b图是同样用小菱形组成的方格图,c图是用小方块组成的十字图。先把a图拿给2、3个月的婴儿看,在他们看腻了以后,同时给他们看b图和c图,如果他们只对图形中的个别特征感兴趣,按照去习惯化原理,他们应该更多地看c图,因为c图中的小方块对他们是新奇的;如果他们更多地看b图,就说明他们对图形的整个结构感兴趣,而不是仅对图形中的各别特征感兴趣。实验结果证明,2、3个月的婴儿花更多的时间看b图,而不是c图。
(二)经典条件反射

他们在出生后2—3天,通过喂奶与乐音的前后出现,以后婴儿能在听到乐音时吮吸加快。乐音成了条件性刺激,这可以说是最早的学录了要经过200次重复才能成功的现象。
3—6个月婴儿在生活中已建立很多条件联系,他们还能在社会交往中使用延续性条件作用。当强化刺激延迟出现,他们会等待作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