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三平祖师公签诗解大全
三平祖师爷签诗解
第一首 姜太公在天水宫学道 姜太公在渭水河钓鱼
诗偈:南无世界假设虚舟 不用张帆任去留 俄闻晓唱丝纶后 月落空垂一偈:石室颗珠并隐玉 百年家道丰盈足 谁识韩公拜将相 遗忘从前偷瓜粟
韩文公〔768―824〕名愈;字退之,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朝闻名文
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早孤,由兄嫂抚养,刻苦自学,后来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因谏阻唐宪宗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韩愈死后谥“文”,世称韩文公。据史实,韩文公未曾拜将人相,也没有封王。签诗中所言,只是一种民间传闻。
韩文公在潮州当刺史期间,曾结交大颠和尚,相传还与三平祖师公杨义中有过一段佛缘。韩愈刚上任没几天,便询吏民疾苦。得知湫水有鳄鱼,损害百姓牲畜,导致百姓穷困。韩愈求救于大颠和尚,示意杨义中,祖师公只说了一句话:“你们读书人什么东西最有威力?”韩愈顿悟,马上采纳行动,歼灭鳄鱼。回衙后写了一篇《祭鳄鱼文》,次日到江边,摆下香案,命下属以一头猪、一只羊投入湫水中,读了祭文,用红?笔一勾。抛下江中,然后组织“村技吏民”驱鳄。新、旧《唐书》有这样的记述:韩愈祭鳄那天晚上,暴风雷起于溪中,翌日江水尽涸,鳄鱼南徒60里人海。消退了祸害。
第六首 唐太宗看白袍将 薛仁贵受封元帅
诗偈:稳固邦几万国宁 巍巍一柱直天擎 好个忠臣扶社稷 庙党蔼蔼萃公卿
故事出自演义小说《薛仁贵征东》。白袍将就是薛仁贵,他最初投军在张士贵麾下,出征高丽国。薛仁贵有万夫不当之勇,屡创奇功,只因他名字与上司“相犯”,险些被张士贵杀害,全部的功绩也都记在张的女婿名下,薛仁贵郁郁不得志。闽南民间,至今还流传这样一句谚语:“出力的是薛仁贵,有功的是张士贵。”
也该薛仁贵时来运转。有一天,御驾亲征的唐太宗〔李世民〕外出军营,被高丽国主帅盖苏文探知,率奇兵突袭,唐太宗手下的人没有一个是盖苏文的对手,纷纷败下阵来。唐太宗落荒而逃,盖苏文紧追不舍。唐太宗一边逃命一边喊:“有谁救驾,赏大唐一半江山!”这时,有一员白袍将军策马赶到,战胜了盖苏文,救下唐太宗。此后,唐太宗处罚了张士贵,封薛仁贵为征东大元帅。薛仁贵不负众望,最终活捉盖苏文,平定高丽国,真是“好个忠臣扶社稷”。 第七首 梁武帝为君要作佛 杨文广被困柳州城
诗偈:派分泉石沏心清 泉水清兮可濯缨
但把片心行好事 得见云开月色明
梁武帝〔464―549〕姓萧名衍,字叔达,公元502年即帝位,是为梁高祖。梁武帝一生好佛,曾率领僧众二万人,在重云殿重阁亲自制文发愿,表示舍道归佛。又曾依据佛经,在建康设“孤独园”,收养贫民。他自己也先后三次舍身到同泰寺,削发为僧,并设坛讲经。“不爱江山只敬佛”,梁武帝在历代帝王中算是一个特殊的人物。
杨文广故事出自《杨文广平南》一书。北宋仁宗年间,两广侬智高率众造反,声势颇大。仁宗封杨文广为平南大元帅,派兵征剿。宋军南征,摧枯拉朽,但到了柳州城,却陷入敌兵重围,固守孤城,后得天波府救兵方得解困。故事情节与解签中所说的“得人扶助,方能如意”相应。 第八首 王母仙桃会八仙赴会
诗偈:接迎仙客归丹阙 玉佩叮当声不绝 晓来雨雾又虹消 好看中秋一轮月
王母,又称西王母,古代传闻中的神名。据《西游记》载,“一朝,王母娘娘设宴,大开宝阁,瑶池中做蟠桃盛会,请来西天佛老、菩萨、圣僧、罗汉,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十洲三岛仙翁,北方北极玄灵,中心黄极黄角大仙,这个是五方五老。还有五斗星君,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众,中八洞玉皇、九垒、海岳神仙;下八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各殿各宫大小尊神,一齐赴蟠桃嘉会。 王母娘娘仙桃大会可谓“百事满意、万福来迎”。 第九首 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