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探究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一、施工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意义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中内部控制属于内在机制,其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实施内部控制对施工企业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有助于保证施工企业真实客观反映会计信息。会计信息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反映, 通过会计信息可以为社会投资者提供投资依据、可以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企业决策依据, 通过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次有助于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完善的内部控制是建立在清晰的职责权限上, 通过内部控制可以将企业的经营行为置于规范的操作中, 进而提高了企业经营决策的准确性与科学性,降低了企业经营风险; 最后内部控制可以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的提高必须要具有高效的工作流程, 而内部控制的功能之一就是建立规范的工作流程, 因此通过工作流程的规范化可以促进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二、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一) 施工企业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内部控制是施工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有利保障,但是基于内部控制的约束性,使得施工企业内部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 其表现在: 一是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存在偏差; 二是企业内部缺乏对风险的防范意识。(二) 施工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缺乏力度。一方面施工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具体的项目施工过程中, 由于施工项目处在外地,因此对于项目的控制主要是由具体的施工部门制定的,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缺乏严格的统一标准, 最终导致施工项目的控制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 另一方面施工企业在内部控制执行上存在问题。内部控制属于系统工程, 需要施工企业所有部门的共同参与, 但是由于施工企业受到施工项目不统一的限制, 导致在具体的实施中存在执行力度不够的问题,结果导致内部控制流于形式。(三) 施工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一是施工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内部审计机构是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而目前施工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很难保证, 尤其是施工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没有明确,结果导致很多审计工作被赋予形式化; 二是内部审计的监督模式落后。施工企业对内部控制仍然以事后审计为主, 忽视了事前审计的重要性,结果导致施工项目的质量受到影响; 三是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主体单一。单独依靠施工企业内部审计虽然能够提高企业的会计质量, 但是其存在自身的缺陷, 需要与第三方审计机构开展合作。三、提高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一) 提高施工企业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内部控制在施工企业管理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因此要提高施工企业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 一是施工企业工作人员要加强对内部控制理论知识的学习, 认识到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尤其是要提高施工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在企业内部形成浓厚的内部控制实施氛围, 通过举办各种教育培训活动,提升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知识的认识; 二是强化员工风险意识。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 施工企业必须要强化内部控制, 让员工树立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