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手机摄影入门演示文稿
1页,共57页,星期四。
优选手机摄影入门
2页,共57页,星期四。
一、手机摄影七宗罪 你拍的照片之所以“不好看”、“不动人”,极可能是因为你犯了以下七大错误: 1、不懂手机; 2
16页,共57页,星期四。
曝光不足
17页,共57页,星期四。
曝光过度
18页,共57页,星期四。
19页,共57页,星期四。
三分法则——将摄影主体放在位于画面大约三分之一处,让人觉得画面和谐充满美感。使用曲线构图和有透视效果的对角线构图。处理好感光面和背光面的影调关系。利用互补色,并通过使用彩色图案和形状来增加画面的趣味性。(九宫格法)
注意背景要简洁。不要让背景里凌乱的人和物毁了手机镜头里的画面。
三、构图是王道
保持水平——检查画面里的水平线和垂直线是否正确。
20页,共57页,星期四。
地平线切忌中间,否则分割画面。
21页,共57页,星期四。
22页,共57页,星期四。
23页,共57页,星期四。
三分构图法
24页,共57页,星期四。
水平线大致在下部三分之一;海鸥在九宫格交点。
25页,共57页,星期四。
房顶横线大致在下部三分之一;
树和人大致在左侧竖向三分之一。
26页,共57页,星期四。
其实放在正中心也未尝不可,尤其是要表现恢弘大气的场景时。
27页,共57页,星期四。
巧妙利用弧线等自然线条~拍半圆,拍局部,侧拍都行,尽量不要拍证件照就是 了。
28页,共57页,星期四。
对角线构图法
《初夏》
29页,共57页,星期四。
《隋唐一隅》
曲线,体现纵深的层次感
30页,共57页,星期四。
注意事项:① 画面要有层次,要会手动对焦。 在选取摄影画面时,要充分考虑前景、中景、背景与被摄主体的主从关系。 摄影爱好者可以寻找不同的拍摄角度来打破画面的单一性,正面、侧面、平视、仰视等等多视角多尝试一下,会为你的摄影作品增添情趣。
当然拍摄什么样的物体或风景,都要看你的想法,不要太死板,前景,中景,远景,都在于脑子的想法。
31页,共57页,星期四。
仰拍
故宫大门铺首衔环
32页,共57页,星期四。
颐和园 —— 昆明湖畔的树
空间的层次感,远景近景
33页,共57页,星期四。
对焦,突出被摄主体。
微距
34页,共57页,星期四。
夜拍,要拍出新意《洛浦晚风》
35页,共57页,星期四。
妙用景深也就是常说的“虚化”,同构图联系起来常能出不错的片子,(记住啦不要对美食拍证件照哟)尤其是美食照~
36页,共57页,星期四。
把景色放到框里;这个就是在清晨在旅馆里拍的窗外:)
37页,共57页,星期四。
画中画,层次感跃然而出
38页,共57页,星期四。
注意事项;② 切忌背景杂乱。
拍照同写文章一样,要做到有章有法,有主有次,相互呼应。在构图上要懂得取舍,删繁就简。构图要服从于主题表现的要求,同时又要取得画面的完美和谐的统一。
39页,共57页,星期四。
背景过于杂乱(尽量避免)
40页,共57页,星期四。
简单干净的背景与前面的铁圈相互映衬
41页,共57页,星期四。
滤镜app,形形色色,把握好画面,再加上适合的滤镜,画面的质感会更加浓郁。最常见的就是宝丽来,漏光,和黑白。
42页,共57页,星期四。
漏光:lomo机最常用的手法,当然不是什么照片都可以随意加漏光效果,结合画面,加上合适的效果,才不会过火。
43页,共57页,星期四。
偏爱的车窗外的景色(注意这种对焦建议对到玻璃上而不是实物上,不过大家也可以都尝试尝试挑选自己喜欢的对焦方式)
44页,共57页,星期四。
雨天车窗外
45页,共57页,星期四。
注意事项;③ 稳住你的手(机)
这一点听起来很理所当然,用手机拍出的照片很容易会发生以下的状况,就是拍摄完在手机小小的画面上看起来照片很不错,但将照片放在计算机上观看时拍摄的主体是模糊的。相信我,这很常发生,因此在拍摄时一定要稳住你的手机,尤其是在光线不足的状况下
46页,共57页,星期四。
全景镜头——匀速平稳快速移动镜头。
47页,共57页,星期四。
鱼眼镜头,非常强烈的透视效果,强调被摄物近大远小的对比,使所摄画面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感染力
48页,共57页,星期四。
动点脑筋,让照片拍出新意
49页,共57页,星期四。
拍摄更多的照片
数码摄影的优势是没有底片的限制,并且可以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