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企业信息管理】
[ 摘要 ] 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各行各业都面临机遇和挑战一个信息的获取或丢失轻的可能导致工作效率低下重的也许导致动辄上千万的经济损失因而信息的顺畅沟通和有效利用”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只满足于建设上的“表面文章”。虽然有的商业企业建立了商业信息管理的硬件环境但其计算机的应用仅限于收银记账或停留在基本数据的收集层面。囿于传统操作模式和管理模式企业经营者大多没能将业务流程中所产生的这些数据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重新加工整合成为管理信息无法为管理层和决策层提供实时决策依据。整
个系统尚处在很低级的阶段和水平有人称之为“未产生信息流”的“花架子”信息化。
2. 管理混乱问题 主要表现为:信息化管理机构及职
责定位不明确、没有统一的信息资源规划及信息化战略规划。
信息化有序推进的环境和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的机制没有形成
普遍存在“信息孤岛”。出现岛内部分自给自足却无法与岛外
交换信息现象。管理模式没有统一标准流程不透明导致内部数
据残缺各种信息管理系统无法整合集成。在数据采集规范方面
重视不够。如条码技术的应用应严格按照一品一码的规范要求
而一些企业经营的商品中一品多码、多码一品的现象较多导致
了管理上的混乱。有效信息流产生的前提是基础数据源的准确
与规范如果输入计算机的是“垃圾数据”整理加工出来的只能
是一堆“垃圾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因为网络强大的放射
性传输能力将一个细小的数据错误所造成的损失迅速蔓延有人
因此称基础数据源错误的信息流为“有害信息流”。
3. 应用不到位问题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大
部分以开发单机版应用软件为主仅仅利用了计算机计算速度快
的特点没有形成网络没有实现信息的共享和自动传递。 (2) 应用面不广目前真正使用计算机来进行辅助管理的仅仅是一些重
视计算机技术和管理方法、实力比较雄厚的企业或者说仅仅是这些单位的某些部门在用。相关的计算机辅助管理软件在企业的运用远不及普及。 (3) 应用的深度不够大多数企业停留在日常工作数字化层面上。 (4) 应用的技术含量不高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所能提供的集成优势进行信息交流忽略了信息技术互动性带来的管理效应。 (5) 国内一些具有影响的软件开发商大多将业务重点放在项目管理层面上。但如何将项目层面与企业层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核心价值积极应对
WTO的挑战是摆在广大企业和软件开发商面前的一大课题。 (6)
资金投入不足成为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由于资金缺乏
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管理部门设备条件较差信息收集、
处理、加工能力较低甚至有些地方还处在手工操作阶段。
4. 人员素质低问题 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信息化专业
技术人才特别是既懂 IT 技术又懂业务流程和企业管理的复合型骨干人才严重不足人员结构也不合理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速度。分布式网络和协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