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目 录
一、编制依据、范围及主控工程 1
1
1
二、设计概况 2
2
2
2
3
3
三、施
本方案的编制范围如下:
1〕适用于施工范围内的辅助坑道施工。
2
二、设计概况
跃龙门隧道位于高川车站~茂县车站区间,本隧道为双洞分修隧道,~。隧道进口紧邻高川左右线双线大桥,高川车站分别伸入左、右线隧道;隧道出口接羊记沟左右线大桥。隧道左、右线进口段均位于半径4500m的右偏曲线上,洞身中部均位于半径3500m的左偏曲线上,出口段均位于半径5000m左偏曲线上,线路设计为单面上坡。最大埋深1445m。
杨家坪隧道左线全长12815m,右线长12738m,隧道进口DK111+220至DK112+720长1500m为双洞单线分修隧道,DK112+720至DK124+035为单洞双线合修隧道,DK123+845至出口190米段为三线车站大跨度隧道,进口位于半径为5000m的左偏曲线上,洞身分布一处半径为5000m右偏曲线上,线路纵坡为单面上坡,‰、‰、1‰。
跃龙门隧道区内发育多条山间河流,均属涪江水系。主要地表水为常年性流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局部为基岩裂隙水补给。地表水受降雨控制明显,雨季流量大,枯水季水量小。地表水系最终向雎水沟、安昌河、土门河汇流。地下水主要有孔隙水、基岩裂隙水、构造裂隙水、岩溶水。地表水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侵蚀为为SO42-侵蚀。跃龙门隧道出口段最大涌水量段落为D2K103+689~D2K104+740涌水量为9460m3/d。
杨家坪隧道区内地表水以土门河为主,汇流数条溪沟等山间支流,经湔江汇入岷江。测区内未见泉点出露,地下水埋置相对较深。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及气象、水文等因素的影响和控制,隧道区域内地下水类型主要有第四系孔隙潜水、裂隙水、少量岩溶水等。其中含炭质千枚岩段,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酸性侵蚀。杨家坪隧道最大涌水量段落为DK116+220~DK118+900涌水量为8234m3/d。
跃龙门隧道出口段主要不良地质有:活动断裂带、岩溶、有害气体、高地应力、热害。
杨家坪隧道主要不良地质有:高地应力、岩溶、有害气体、放射性、危岩落石、顺层等。
本标段隧道工程均无特殊岩土。
3
本标段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地形高差大,区域跨度大,气候由四川盆地湿热气候带的温暖湿润向暖温带、温带、寒温带、高山寒冷带气候的川西高原季风气候区过渡。年平均气温6~℃,~℃,极端最低气温一般在-~-℃。~。
跃龙门隧道3号横洞衬砌参数表
跃龙门隧道2号辅助坑道衬砌参数表
杨家坪隧道1号横洞衬砌参数表
杨家坪隧道2号横洞衬砌参数表
杨家坪隧道3号横洞衬砌参数表
4
杨家坪隧道4号横洞衬砌参数表
三、施工方案
辅助坑道Ⅲ、Ⅳ级围岩地段可采用全断面开挖法施工,配备多功能台架配合风钻进行钻孔作业,非电毫秒雷管、二号岩石乳化炸药光面爆破,全断面一次成型。全断面开挖支护作业流程为:超前地质预报→台架〔车〕、机具就位→全断面测量画线布眼→钻炮眼→装药爆破→清危排险→出渣→初期支护→稳定平安检查及监控量测→下一循环。
5
全断面法开挖施工步序图
施工工序说明:
隧道一次性开挖完成,光面爆破。施作洞身初期支护,即初喷4cm厚混凝土,然后布设系统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拱底宜一次性开挖至标高,防止第二次爆破扰动围岩稳定性;开挖完成后及时灌筑该段仰拱及填充砼。最后利用衬砌模板台车一次性灌筑二次衬砌(拱墙衬砌一次施作)。
全断面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7
施工要求
辅助坑道Ⅱ,Ⅲ,Ⅳ级围岩最大不宜超过2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