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白杨礼赞》教案[22].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白杨礼赞》教案[22].doc

上传人:whetyo 2022/4/28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白杨礼赞》教案[22].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白杨礼赞》教案
一、设计说明
  《白杨礼赞》是一篇采用象征手法来抒情的经典散文,它线索明晰,感情真挚。故理解和掌握象征手法,清理线索:环境不平凡——形神不平凡——象征意义不平但凡本文教学的重点。首先在导语中,就先将象征这一写法初步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象征手法是“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
  2。 今天我们学习的散文《白杨礼赞》(板书课题)和《小白杨》歌词在写作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用歌曲导入,营造课堂良好气氛,激发学生兴趣,从写作手法导入,紧扣教学重点。)
  (二)预习交流
  1. 生字词正音、释义(投影);
  2。 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投影)(略)。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主探究):
  1. 有人把散文《白杨礼赞》比作是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那么,听读中你的脑海中浮现了哪些画面?
  高原风景图 白杨特写图 物人联想图
  2. 你是否感受到了属于黄土地属于白杨树的特质?那是一种怎样的树?
  用“白杨树是 的树"“白杨树是力争上游的树” “白杨树是质朴、坚强的树” “白杨树是倔强挺立的树”
  (白杨树和人的相似之处)
  3. 作者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请说说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生长环境 外部形象 内在气质
  (学生和文本对话,初步感知文章主要内容,针对文本的重要问题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然后合作交流。)
  (四)再读课文,赏析品味(合作探究):
  1。 赏析形美、神美: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描绘白杨树的?
  (2)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来概括白杨树的外形特点?
  老师范读7、8自然段,学生考虑.
  (3)白杨树的形美,显示了它不平凡,它的内在气质美吗?
  师:欣赏课文到这儿,我们才明白作者托白杨来赞美的是……对、是北方的抗日军民,这种写法就叫托物言志(象征手法)。播放多媒体文件,介绍象征手法及写作背景。
  (学生在赏析品味白杨树的形美、神美及树和人的相似点中,自然生成对象征手法的认识。)
  2。 朗读,赏析“景美”,体会衬托手法的运用。
  师:白杨树的形美、神美和北方抗日军民极其相似,、3段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高原风光,多余吗?为什么?
  (明确:不多余。生存环境的写作目的是衬托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也暗写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提醒象征意义,表达主题思想作铺垫。写高原风光及作者的感受是从正反两个方面衬托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本环节中,学生可以到达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互相浸透,并对探究结果达成共识。在自主学习的根底上运用合作探究来完成学习内容,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3. 分析本文的抒情线索。
  明确:白杨树不平凡:生长环境不平凡——外在形象不平凡——内在气质不平凡—-象征意义不平凡。
  (学生再读课文,归纳板书,理清文章抒情线索。可以通过自主探究来完成此问题。)
  (五)品味语言,写法:
  语言犹如文章的衣服,一篇好的文章离不开精彩的语言,你认为文中哪些词语、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