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睡眠障碍的中医辨证治疗
学 习 内 容
睡眠障碍的概念与源流
病因病机
中医治疗
预防与调护
睡眠障碍的概念与源流
睡眠障碍的概念
睡眠障碍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人体睡眠和觉醒机制失常,从而造成以睡眠不足和睡眠过多为,益气生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党参12g、黄芪15g、白术10g、当归10g、枣仁15g、夜交藤15g、合欢花12g、远志12g、茯神12g、五味子10g。
加减:血虚甚,面色少华,加熟地、丹参;心神不宁,夜寐易惊,加龙齿、珍珠母;心胆虚怯,梦多易惊,胆怯心悸,合安神定志丸。
2.阴虚火旺型
临床表现:稍寐即醒,或虚烦不眠,心悸,五心烦热,汗出,口干咽燥,头晕,耳鸣,健忘,腰酸或有梦遗,舌质红,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养心安神。
方药:朱砂安神丸、补心丹加减:生熟地各12g、麦冬12g、玄参12g、制首乌12g、黄连5g、柏子仁15g、茯神10g、五味子10g。
加减:相火偏旺,遗精频作,加知母、黄柏;阴虚阳亢,心烦不安,头昏、耳鸣,加珍珠母、龙齿、阿胶;心肾不交,虚阳上越,头面烘热,舌尖红,足冷,加肉桂;肝血不足,阴虚内热,虚烦不眠,头晕、目眩,咽干口燥,脉弦细数,合酸枣仁汤。
3.痰热内扰型
临床表现:睡眠不实,心烦不宁,或时醒时寐,或恶梦纷纭,胸脘痞闷,痰多,头晕目眩,口苦,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化痰清热,和胃安神。
方药:温胆汤加减。药用半夏10g、陈皮6g、枳实10g、竹茹10g、远志10g、茯苓10g、甘草5g。
加减:热重,心烦口苦,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加黄连5g、山栀10g;食滞、脘腹胀闷不适,苔厚腻,加神曲10g、山楂10g、莱菔子10g;痰热伤阴,懊恼不寐,加北秫米10g、麦冬10g、酸枣仁15g。
4.肝郁化火型
临床表现:烦热不寐,性情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苦口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泄热,宁心安神。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0g、山栀10g、黄芩10g、香附10g、郁金10g,当归10g、生地15g、茯神15g、牡蛎30g。
加减:尿黄赤,加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大便秘结,加大黄通腑泄热;肝气不舒,胸闷胁胀,善太息,加柴胡、合欢花理气解郁。
5、心胆气虚型
临床表现:心烦不寐,多梦易醒,胆怯心悸,触事易惊,伴有气短自汗,倦怠乏力,舌淡,脉弦细。
治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方药: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人参9g,茯神15g,远志9g,龙齿(先煎)30g,石菖蒲9g,珍珠母(先煎)30g,酸枣仁12g,知母12g,川芎6g。
加减:若心悸甚,惊惕不安者,加生牡蛎、生龙骨;自汗多加黄芪。
6、胃气不和型
临床表现:睡卧不安,辗转反侧,胸脘满闷,不思饮食,恶心泛呕,暖腐吞酸,大便糟粕不化,舌苔厚腻,脉滑。
治法:和胃安神。
方药:半夏秫米汤合保和丸加减:半夏9g,秫米9g,炒山楂15g,神曲15g,茯神12g,陈皮6g,莱菔子15g,石菖蒲6g,连翘9g,枳实9g。
加减:若食积较甚者,加谷芽、麦芽;食积化热者,加黄芩;便秘者,加大黄。
……瘀血阻滞型
此外,还有瘀血阻滞一型,临床也非少见。治疗选用王清任《医林改错》名方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9g,红花9g,当归10g,生地黄15g,川芎9g,赤芍12g,珍珠母30g,牛膝9g,酸枣仁12g,桔梗6g,柴胡6g,枳壳9g,甘草6g)。或选用成药甜梦胶囊等。
其 它 疗 法
1.单验方
酸枣仁炒香为末,每服6g,每日2次,以温开水调服;或竹叶煎汤调下更好。
百合30g,龙眼40g,莲子50g。加糖煮汤食用,每日1次。
何首乌粉,每服6g,每日2次。
夜交藤、枣仁、枳实子各50g,加水500ml,煎至200ml,去渣取汁,加入白糖适量,每日睡前服30ml。
大枣30g,甘草10g,淮小麦50g。每日1剂,加水煎服。
枣仁双藤方:~3g,夜交藤30g,鸡血藤30g,二藤清水煎,睡前半小时送服枣仁粉。适用于各种不寐。
红花6g(另煎),干姜10g,附子6g,补骨脂10g,焦白术12g,桂枝8g,吴茱萸6g,炙甘草12g,用于阳虚湿盛型不寐。
2.中成药
天王补心丹:每日2次,每次1丸(9g),温开水送服。
琥珀多寐丸:每日2次,每次2~4g,温开水送服。
安神补脑液:每次l0ml,每日2次。
人参五味子糖浆:每次10ml,每日2次。
速效枣仁安神胶囊:每次1~2粒,睡前服。
柏子养心丸:每日2次,每次1丸(9g),温开水送服。
2.中成药
舒眠胶囊----具有舒肝解郁,宁心安神的功效。适用于心肝火旺型。每日2次,每次3粒,分别在晚饭后和临睡前各服一次。
乌灵胶囊----具有补肾健脑,养心安神的功效,用于肝肾阴亏型。每日3次,每次3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