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第七讲学习迁移与教学.ppt

格式:ppt   大小:1,742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七讲学习迁移与教学.ppt

上传人:卓小妹 2022/4/28 文件大小:1.7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七讲学习迁移与教学.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七讲学****迁移与教学
第1页,共2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学****的迁移
一、学****迁移的概念
二、学****迁移的有关理论和研究
第2页,共2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一、学****迁移的概念
什么是学
结论: 只有当两个训练机能之间有相同的元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能改变另一个机能。
第16页,共2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桑代克直接针对实际的形式训练进行的研究
在实验中,为了研究不同学科对学生智商的一般迁移的影响,桑代克比较了不同学生(共8564+5000名)选修不同科目后的智商的变化情况。

结论:
任何学科对一般智力都没有大的迁移
第17页,共2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存在的问题:
“602-376=?”→“503-287=?”
“42-37=?”→“7428-2371=?”
对教学的启示:
教学内容尽量贴近生产和生活实际
第18页,共2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三、经验类化说——贾德
“水中打靶实验” (,1908)
迁移的关键是学****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
对教学上的启示:注意从具体到原理的概括和从原理到具体的分析的思维能力的训练。本质上与共同要素理论一致(增添了共同原理)。
第19页,共2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四、认知迁移理论
(一)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皮亚杰强调逻辑结构在学****中的迁移。
布鲁纳强调“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和领会基本原理和概念,是通向适当的‘学****迁移的大道’”。
奥苏伯尔则强调原有认知结构中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对于学****迁移的影响。
第20页,共2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认知观的迁移理论
布鲁纳
“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和领会基本原理和概念,是通向适当的‘学****迁移的大道’”
第21页,共2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奥苏贝尔的意义学****br/> 一切新的有意义学****都是在原有的学****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是不存在的。
认知结构中的三个变量——原有认知结构在新知识学****中的:
认知结构可利用性
认知结构可辨别性
认知结构稳定性
第22页,共2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建构主义的迁移观点
意义建构离不开应用和迁移。
通过让学****者参与到一个有意义的情境中的真实任务, 就能实现迁移。经验的真实性就成了个体运用观念的能力的关键所在(Brown et al, 1989)。
第23页,共2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学****迁移的基本理论
流派
理论要点
对应策略
形式训练
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提高
改善心智功能
相同要素
两种学****之间具有相同要素
有效指导
概括化
在学****过程中获得了一般原理
传授基本知识
关系-转换
顿悟了两种学****情景之间的关系
提高迁移的意识
认知结构
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的影响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第24页,共2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第三节 迁移与教学
一、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1.主观因素
2.客观因素
二、促进迁移的教学
1、理解基本原理,促进原理或法则的迁移
2、牢固掌握基本知识,促进新旧知识相结合
3、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情境
4、总结学****经验,运用学****方法
5、通过反馈和归因控制等方式使学生形成关于学****和学校的积极态度
第25页,共2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一)个人因素

智力对迁移的质和量都有重要的作用。

个体处于不同的思维发展阶段,学****间迁移产生的条件和机制有所不同。

认知结构的准确性、知识经验间联系的丰富性和组织性都会影响迁移的发生。
4. 对学****和学校的态度
学生学****知识时的态度和心向影响他们把知识应用到社会工作和生活中的学****同时,学生对学校教师及其他学生的态度影响其学****和学****的迁移。

具有利用已有知识去学****新知识的心理准备状态比没有这种准备状态更有利于已有知识对新的学****的迁移。
一、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第26页,共2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二)客观因素

那些包含了正确的原理、原则,具有良好的组织结构的知识以及能引导学生概括总结的学****材料有利于学****者在学****新知识或解决新问题时的积极迁移。

教师在教学时有意地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知识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