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生物入侵者?课文教学研讨
第 2 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生物入侵者?课文教学研讨
内容预览:
19 生物入侵者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这篇文章介绍的是关于生物通过非自然途、跨国宠物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形成“生物入侵者〞的人为的原因;举出美国众议院通过加强对可能夹带外来物种的交通工具的跨部门监控议案的例子,说明目前世界各国对待“生物入侵者〞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第 7 页
3.打比方是为了使说明更形象。例如:“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本身就具有比喻意义,它告诉读者这一类“入侵者〞的“移民〞行为,是会对人类和自然造成危害的;把登陆北美的欧洲斑贝比成“偷渡者〞,它们在不知不觉中登上北美大陆,并悄悄地给人类造成危害;把害虫随贸易途径传遍全世界比喻为“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十分形象。
三、你知道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吗?你在生活中发现过生物入侵的现象吗?如果有,说给同学们听听。
此题启发学生把学过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提高防范“生物入侵者〞的意识。下面就是一那么关于“生物入侵者〞的最新报道。这那么报道告诉我们:①时至今日,“生物入侵者〞仍随时都有入侵的可能;②我国对“生物入侵者〞采取了严格的防范措施。
我国暂停从菲进口凤梨香蕉种苗
据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记者齐中熙〕国家质检总局、农业部、国家××局日前联合发布公告,宣布暂停从菲律宾进口凤梨、香蕉种苗等香蕉穿孔线虫寄生植物,一经发现,一律作退回或销毁处理。
据悉,今年1月,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在对菲律宾进口的凤梨种苗实施检疫时,截获一类危险性有害生物──香蕉穿孔线虫。为防止疫情传入,保护我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决定对菲律宾凤梨、香蕉种苗等香蕉穿孔线虫寄生植物进口采取临时紧急检疫措施。
第 7 页
教学建议
一、要引导学生学会筛选信息。
阅读科技类文章的目的之一,是筛选信息。一篇科技文所提供的信息是多方面的:有科学知识信息,有社会历史信息,有关于作者生活与创作方面的信息,这些都是显性信息;阅读文章还可以学到一些相关的写作技巧,这是隐性信息,需要读者去感悟。
二、可以由举实例导入新课。
学生对外敌入侵比较熟悉,而没有“生物入侵〞的概念。可以从熟悉的外敌入侵导入对不熟悉的“生物入侵〞的思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关资料
生物污染的全球化
深圳西南海面上的内伶仃岛,“植物杀手〞薇甘菊在迅速蔓延,已成不可阻挡之势。往日浓阴蔽日、绿树摇曳的岛上,长满了薇甘菊。它们宛如一张张巨网,黑压压地笼罩在美丽的荔枝树、芭蕉树、相思树上。树木因为沐浴不到阳光而无声无息地死去,鲜花和绿草因为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而枯萎,岛上的土地正蜕变成荒原,素有“植物天堂〞美誉的内伶仃岛,可能会被薇甘菊毁于一旦。
第 9 页
这个令人恐怖的“植物杀手〞原产于中、南美洲。80年代,薇甘菊传到东南亚,给种植香蕉、茶叶、可可、水稻等经济作物的农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90年代初,薇甘菊的魔脚踏上了我国海南岛的土地。几年后到达了深圳,在深圳宝安一片4 000亩的人工山林里,几乎80%的山林遭到了薇甘菊的蹂躏。一些杉树林已被薇甘菊封杀,一些山顶已被薇甘菊完全覆盖。
科学家把这种类似薇甘菊的事件,称为“生物污染〞。它指某种有害的外来生物侵入并造成原有生态的破坏。与化学污染不同,外来生物可以不断地增殖并扩散到新的地方,还能逐步适应新的环境并占据优势,从而危及外乡物种。
人们对这些有害外来生物的侵入往往简单地当作偶发事件,对它的威胁的认识也很不够。其实地球上这种侵入时时刻刻都在发生,而且随着交通的全球化,世界贸易的不断增加,这种侵入的频率和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且有全球化开展的趋势。
目前,外来生物在地球上大局部湖泊和河流系统中、大局部海岸和主要岛屿上都可发现,并扩散到所有大陆,有的已经形成了污染。
在西欧,一种北美虾病正在侵袭当地虾,造成当地虾在许多河流中消失。在地中海和亚得里亚海,一种太平洋海藻覆盖了3 000公顷的海底。在南欧、尼日利亚、南非、新西兰、澳大利亚、巴西和美国东南部,ASIAN TIGER MOSQUITO蚊可能会增加传播许多种危险疾病的风险。这种进攻型叮咬蚊子能携带至少17种病毒,包括登革热、黄热病和其他多种脑炎。从东部非洲到印度太平洋地区,一种来源于南亚的ALANG草侵入了数百万公顷的热带森林,严重地影响了当地树木的自然更新。澳大利亚的一种可能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的致病真菌自1920年侵入以来,导致了数千公顷的森林被毁。这种真菌对四分之三的植物有害,包括高大的树种和矮小的灌木。在新西兰,一种来源于澳大利亚的夜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