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非晶硅、多晶硅太阳电池输出特性实验报告
试验名称:非晶硅、多晶硅太阳电池特性测试
一、 试验目的
〔1〕 了解非晶硅、多晶硅太阳电池的构造。 〔2〕 了解非晶硅、多晶硅太阳电池的外特性。
电池与电池阵列的输出特性〔外特性曲线〕的差异与产生的缘由。
(1)多晶硅自然光条件下不同角度测试 0度放置
填充因子:
效率:%
图一:多晶硅单电池室外0度放置外特性
30度放置 填充因子: 效率:%
图二:多晶硅单电池室外30度放置外特性
45度放置 填充因子: 效率:%
图三:多晶硅单电池室外45度放置外特性
〔2〕多晶硅单电池室内测量 入射光强:101mw/cm2 填充因子: 效率:%
图四:多晶硅单电池室内101mw/cm2入射光强下外特性
入射光强:60mw/cm2 填充因子: 效率:%
图五:多晶硅单电池室内60mw/cm2入射光强下外特性
〔3〕 多晶硅模块 填充因子: 效率:%
图六:多晶硅模块室外测量外特性
多晶硅模块遮一半 填充因子: 效率:%
图七:多晶硅模块室外遮一半测量外特性
〔4〕 非晶硅模块 填充因子: 效率:%
图八:非晶硅模块外特性
a) 分析多晶硅电池板一半面积被遮挡的状况下电池输出性能改变缘由。
。 阵列板上单电池串联,电池板一半面积被遮挡使电路断开,理论上不能形成通路。 由于本组测试时是正午,用来遮挡电池板的挡光纸不能完全遮住太阳光,电池在微弱的入射光下,产生了微小的电流。。
另一方面,被遮挡的局部变为较大的电阻,其他部位的电阻改变对内阻影响不大,可看做恒定内阻。
可以从试验结果中得到:单晶硅模块在遮一半时的电压比单晶硅单电池大得多,因为模块式单电池的串联构造,回路电压是每个单电池电压之和。
b) 整理试验数据,绘出非晶硅电池阵列板在不同测试条件下的外特性曲线。
与同一条件下的单晶硅、多晶硅太阳电池阵列的最大输出功率密度比拟,
分析结果的差异及其缘由。
答:对于最大输出功率密度,,,
。其中多晶硅最大,非晶硅最小。这是主要是由于电池所用的材料不同导致的,多晶硅中晶核生长的晶面取向不同,这样的内部构造有利于太阳光子的汲取,而单晶硅和非晶硅一次次之。
c) 采纳光照强度根本相当条件的单电池输出特性〔外特性〕曲线测试结果,
分析比拟单晶硅、多晶硅2种太阳电池的输出特性随电池材料构造的变
第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