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演示文稿
1页,共14页,星期三。
优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
2页,共14页,星期三。
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经历了曲折的历史过程
3页,共14页,星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演示文稿
1页,共14页,星期三。
优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
2页,共14页,星期三。
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经历了曲折的历史过程
3页,共14页,星期三。
邓小平指出:“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就犯了‘左’的错误。总的来说,就是对外封闭,对内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为什么会出现“大跃进”这样的严重失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党对基本国情认识的深刻教训是什么?
4页,共14页,星期三。
十五大
十一届六中全会
首次提出
不断强调
十六大
十七大
系统阐述
十三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及其发展
十八大
5页,共14页,星期三。
“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讲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
6页,共14页,星期三。
1956年
2050年
左 右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100年
社会主义
改造基本完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建国100周年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7页,共14页,星期三。
*
1.总体小康的实现
(1)时间:20世纪末。
(2)表现: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8页,共14页,星期三。
2.全面小康的目标
(1)时间:本世纪头二十年。
(2)特点:① 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②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 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生活环境良好。
③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
④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
⑤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9页,共14页,星期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 重大进展
10页,共14页,星期三。
(1)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11页,共14页,星期三。
就业
更加充分
社会保障
体系建立
合理分配
格局形成
扶贫对象
大幅减少
(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
12页,共14页,星期三。
(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
得重大进展(生态文明)
13页,共14页,星期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两个特点:
(1)时间的长期性,大约需要二十年的时间;
(2)建设进程的不平衡性,全面小康社会并不是要求所有地区在同时达到全面小康。而是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些,相对落后的地区,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14页,共14页,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