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物流财务预算
2/12
3/12
4/12
务风险;
以资金预算统揽全局、以成本费用预算控制局部的原则。以资金预算作为全面预算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成本费用预算控制不必要开支;
经济效益,强化公司管理。因此,必须围绕实现公司预算,落实管理制度,提高预算的控制力和约束力。预算一经下达,在公司内部即具有“法律效力”,各预算执行单位必须认真组织实施,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从横向和纵向落实到各部门、各环节、各岗位。建立每月资金调度会、每月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会等例会制度。按照预算方案跟踪实施预算控制管理,重点围绕资金管理和成本管理两大主题,严格执行预算政策,及时反映和监督预算执行情况,适时实施必要的制约手段,把公司管理的方法策略全部融会贯通于执行预算的过程中,最终形成全员和全方位的预算管理局面。
要同深化目标成本管理相结合:全面预算管理直接涉及到公司的中心目标——利润,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目标成本管理,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准影响公司经济效益的关键问题,制定降低成本、扭亏增效的规划、目标和措施,积极依靠全员降成本和科技降成本,加强成本、费用指标的控制,将年度预算细分为月度、季度预算,以分期预算控制确保年度预算目标实现。
7/12
要与现金流量管理相结合:预算控制以成本控制为基础,现金流量控制为核心。只有通过控制现金流量才能确保收入项目资金的及时回笼及各项费用的合理支出。财务部门要严格控制预算资金支付,调节资金收付平衡,控制支付风险。对于预算内的资金支付,按照授权审批程序执行。对于预算外的项目支出,应当按管理制度规范程序报批支付。对于无合同、无凭证、无手续的项目支出,不予支付。
第十七条 应建立预算报告制度。各预算执行单位要严格执行经营、收入和成本等各项预算,努力完成利润指标。在日常控制中,应当健全凭证记录,完善各项规章,严格执行月度预算,加强适时监控,定期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对于预算执行中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出现的偏差较大的项目,预算单位应及时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第十八条 预算办公室应当利用财务报表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向预算委员会、预算执行单位等提供预算执行情况,实现预算管理的过程、动态控制,确保公司完成预算目标。
第七章 预算的调整
第二十条 下达的预算,一般不予调整。但在执行中由于市场环境、经营条件、政策法规等发生重大变化,致使预算编制基础发生变化或者导致预算执行结果产生重大偏差的,可以调整预算。
第二十一条 建立内部弹性预算机制。对于不影响预算目标的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之间的调整,可以按照内部授权批准制度执行,鼓励预算单位及时采取有效对策,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
第二十二条 调整预算,应当由预算单位逐级向预算委员会提出书面报告,阐述预算执行的具体情况,客观因素变化情况及其对预算执行造成的影响程度,提出调整意见。
预算办公室应当对预算单位提出的预算调整报告进行审核分析,集中编制调整方案,提交预算委员会审核,报公司最高决策层。对只涉及某一范围(某一项目部、某职能部门),调整变化不大的,由公司最高决策层审批、下达执行;对涉及影响公司总体预算的,需上报省交通集团审批后下达执行。
第二十三条 对于预算单位提出预算调整事项,进行决策时,一般遵循以下要求:
9/12
1、不能偏离企业发展战略和年度工作目标。
2、调整方案应是经济上能够实现的最优化。
3、调整的重点应在出现的重要的非正常的不符合常规的关键性差异方面。
第八章 预算的分析与考核
第二十四条 建立预算分析制度。财审部分季编制预算执行报表,上报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委员会及时召开各预算执行层负责人参加的预算执行分析会,要求汇报预算执行情况及差异原因。各预算执行单位应当充分收集资料,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分析方法。从定量和定性两个层面充分揭示预算执行现状,发展趋势和其潜力。分析会应研究、落实、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问题的政策措施,纠正偏差。
第二十五条 预算委员会应定期组织预算审计,纠正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维护预算的严肃性。
内部审计可分全面审计,抽样审计和专项审计,审计结束后,要形成审计报告,作为预算调整,改进工作和考核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六条 预算委员会应定期当向公司领导全面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并依据完成情况和审计结果对预算单位进行考核。
预算执行结果上报,应经本单位、项目部、部门负责人按内部议事规范审议通过,作为对其进行财务考核的基本依据。
第二十七条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和全程跟踪、控制的系统工程,为了确保预算各项主要指标的全面完成,依据各责任部门对预算的执行结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