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合同中的装运条款.ppt

格式:ppt   大小:2,113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合同中的装运条款.ppt

上传人:放射辐射 2022/4/29 文件大小:2.0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合同中的装运条款.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合同中的装运条款
We have many PowerPoint templates that has been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help anyone that is stepping into目的港有困难可采用选择港(OPTIONAL PORTS)的办法,即可以允许买方在几个港口中任选一个港口作为目的港。
选择目的港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1、规定可选择的目的港的数目不超过三个,且被选目的港在同一航线上;
2、在核定价格和计算运费时,应按被选港口中费率和附加费最高的来计算;
3、买方须在轮船驶抵第一个选择港前按规定的时间,将最后确定的卸货港通知船公司或代理人。
分批装运和转船运输,直接关系到买卖双方的权益。能否分批和转船装运,往往是出口销售合同中交货条款的重要内容。
一般地,允许分批和转船对卖方来说比较主动。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论,争取早出口早收汇,防止交货时发生困难,除非买方坚持,原则上均应争取在销售合同中订入允许分批和转运。
对于分批装运条款中明确规定分批数量,以及类似的限批、限时、限量的条款,接受时应慎重对待。
三、分批和转运
考前辅导
本课程闭卷考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单项选择题;2、判断;3、简答题;
4、案例分析题;5、论述题。
国际贸易惯例的适用是以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为基础的,因为( )
A. 惯例即是行业内的法律
B. 惯例有强制性
D.法院会维护惯例的有效性
,否则银行拒绝付款( )
A.30天   B.20天   C.21天   D.15天
( )
A.前者发生在发盘生效后,后者发生在发盘生效前
B.前者发生在发盘生效前,后者发生在发盘生效后
C.两者均发生在发盘生效前
D.两者均发生在发盘生效后
答:必经环节是发盘和接受。构成发盘的条件是:(1)发盘应是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人提出。(2)发盘内容必须十分确定,其中至少包括以下三个基本要素:标明货物的名称;明示或默示地规定货物的数量和规定数量的方法;明示或默示地规定货物的价格和规定定价的方法。(3)必须表明发盘人对其发盘一旦被受盘人接受即受约束的意思。构成接受的条件是:(1)接受必须由合法的受盘人作出。由第三者作出的接受,不能视为有效的接受,只能作为一项新的发盘。(2)接受必须是无条件的接受发盘所提出的交易条件,只接受部份条件,或对发盘条件提出实质性修改,或提出有条件的接受,均不能构成有效接受,而只能视作还盘。(3)接受必须在发盘有效期内作出。如发盘中未规定有效期,则受盘人必须在合理的时间内作出。(4)接受的传递方式应符合发盘的要求。如发盘中未规定传递方式,则受盘人可按发盘所采用的,或采用比其更快的传递方式将接受通知送达发盘人。 129-133
1、交易磋商必经的环节及其构成条件。
答:仲裁协议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争议发生之前订立的,它通常作为合同中的一项仲裁条款出现;另一种是在争议发生之后订立的,它是把已经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的协议。它们的法律效力是相同的。仲裁协议的作用有:(1)约束双方当事人只能以仲裁方式解决争议,不得向法院起诉。(2)排除法院对有关案件的管辖权,如果一方违背仲裁协议,自行向法院起诉,另一方可根据仲裁协议要求法院不予受理,并将争议案件退交仲裁庭裁断。(3)仲裁机构取得对争议案件的管辖权。119-120
2、仲裁协议的作用。
答:出口合同履行一般包括以下四个环节:(1)备货、报验。(2)催证、审证和改证。(3)租船、报关和投保(在CIF条件下)。(4)制单结汇。146-151
3、出口合同履行的程序。
4. 答:卖方可以采用相应的救济方法:要求实际履行;要求损害赔偿;要求支付利息;规定一段合理的额外时间,让进口方履行义务;宣告合同无效;保全货物。
4、买方发生违约后,按《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卖方可采用哪些救济措施?
案例分析题
马来西亚某公司欲从我国进口“鸿润”牌羽绒被100,000床,但要求我方改用“物美”牌商标,并在包装上不得注明“Made in China”字样。请问:我方是否可以接受?为什么?在处理此项业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分析:这是一笔外商要求采用中性包装的交易,我方一般可以接受。但是在处理此项业务时应注意下列问题:(1)首先要注意对方所用商标在国内外是否已有第三者注册,如果有,则不能接受。如果我方一时还无法判明,则应在合同中写明“若发生工业产权争议,则应由买方负责”。(2)此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