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编辑课件
打造生态新村 建设幸福家园
打造生态文明新村
建设美丽幸福家园 蕉岭党校 教学教务室
编辑课件
一、建设生态的行政村将成为生态文明村。
编辑课件
目前,我县三圳镇大部分行政村已开始园林式种植名贵树木,蕉城、新铺、长潭、文福、广福等地的村庄走向园林化规划建设生态村,把名贵树木种到村头屋旁,与此同时,县财政投入农村贷款担保基金500万元,向县农信联社融资2500万元,专项用于种植户购买名贵苗木的贷款支持,并由县财政给予50%贷款利息奖励,加速“走生态路、建新农村”的进程,引导群众奔康致富。
编辑课件
目前,向农信社推荐贷款的种植户有16户,推荐贷款总金额518万元,发展名贵树木完成土地集约11409亩,种植5873亩,百亩以上的种植园区有37个,种植樟树、桂花、降香黄檀、罗汉松等名贵树木227万多株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三、当前建设生态文明新村所面临的困难
通过近年来的生态文明新村建设,虽然村容村貌有了显著变化,但离生态文明村的总体要求还有差距。
编辑课件
(一) 农民思想保守,建设热情不高.
在生态文明新村建设中,政府发挥的是引导和辅助作用,而真正的主力军则是群众,一方面由于部分群众思想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差距较大,缺乏干大事创业的开拓进取精神,“等、靠、要”思想严重。
编辑课件
另一方面,由于农民科技文化知识水平低,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他们认为生态文明新村建设主要靠国家和政府投入,我们应该“座享其成”,从而忽略了自我建设的能力和内在潜力的发挥,致使生态文明新村建设进度缓慢。
编辑课件
( 二)产业规模较小,生态文明新村建设缺乏产业拉动力。
农村集体产业数量少规模不大,农业难以满足农民工就业要求,大部分群众仍靠外出打工扩大增收空间。按社区现行小康住宅建房要求而言,每户建房除国家优惠政策补贴外,仍需资金7-8万元左右,而对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大部分农户而言,只能望而却步。
编辑课件
(三)资金不足是制约生态文明新村建设发展的瓶颈。
乡镇税革后,镇财政收入几乎全部依靠县财政拨付,而生态文明新村建设面临基础设施改善、文化、教育、医疗等公益事业投入,社区品味提升,人居环境改善及科学管理,良好的民风习俗培养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来保障支撑。集镇建设、产业投入、环境改善、村组干部的福利都需要大量资金支出,很难挤出更多资金用于生态文明新村建设,制约了生态文明新村建设快速发展。
编辑课件
(四)村级组织发挥纽带作用有待提高。
在生态文明新村建设中,村级组织发挥阵地建设作用是生态文明新村的有效载体。而就我县农村而言,没有很好地发挥服务中心、服务农民群众的纽带作用,在建设用地、房屋拆迁、规划设计等方面及时协调解决存在问题力量比较弱,“党员干部做给群众看,带领群众干”的氛围不浓。
编辑课件
( 五)村庄美化、亮化有待提高
猪舍的建设
垃圾的堆放(白色污染)
鸡、鸭等圈养问题
生活污水的排放
树木的乱砍乱伐
编辑课件
生态文明新村建设的目标是优化人居环境,改善群众生产生活,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
编辑课件
四、全力打造生态文明新村 建设美丽幸福家园
编辑课件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我县生态村建设实际,我认为,加快“生态文明新村”建设步伐,建设“美丽幸福家园”应做到“五个必须”。
编辑课件
(一)必须端正领导干部的政绩观 重视生态新村建设
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的,因而是不可持续的。党的十七大把GDP翻两番的目标除了由总量改为人均外,特意强调要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其中“降低消耗、保护环境”是新加的,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
编辑课件
要实现这个要求,一方面要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提高各级领导人的自觉性;另一方面还要有衡量政绩的具体标准,这是建设生态文明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
编辑课件
全进中央党校集训“绿色GDP”
如果仍然是以GDP来决定干部晋升,来评价其优劣,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变成不可能,甚至是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