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5
文档名称:

地震概论第7章 地震预报.ppt

格式:ppt   大小:4,884KB   页数:7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震概论第7章 地震预报.ppt

上传人:文库姐姐 2022/4/29 文件大小:4.7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震概论第7章 地震预报.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地震概论
第7章 地震预报
国内外地震预报经验
地震预报方法
帕克菲尔德地震预报实验
云南滇西地震实验场
地震预报的后果
临震措施
编辑课件
国内外地震预报经验
中国
编辑课件
预报地震
地震学中高度争议的问题
地震预报三要素: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强度
依赖于地震前兆信息
可靠的地震预报方法必须具有可重复性,适用于任何破坏性地震
编辑课件
已经提出的地震前兆
地震波速度的变化
地壳变形
地下水变化
气体释放
大气效应
动物异常行为
岩石的电磁性质改变
希腊地震学家提出的通过地下电磁变化预测地震的VAN方法是现在地震预报的热门话题
编辑课件
地震可以预报吗?
地震预报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是地球科学的一个宏伟的科学研究目标。地震预报是科学中的难题
地震是高度非线性过程
迄今地震学家仍未探索出一种确定性的地震前兆。也就是说,尚未找到任何一种异常现象,可以在所有大地震之前必被无一例外地观测到;并且一旦出现这种异常现象,必无一例外地发生大地震 。
编辑课件
地球科学的焦点问题-地震预测 陈运泰
地震是一种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损失的自然现象。大地震常突如其来,令人猝不及防,特别具有破坏力。它不像台风和龙卷风——人们对台风和龙卷风可以跟踪监测;它也不像火山喷发——火山喷发之前在火山活动地区一般都可观测到微震活动、地面倾斜等地壳形变的系统性变化及小规模的前兆性喷发。迄今地震学家仍未探索出一种确定性的地震前兆——也就是说,尚未找到任何一种异常现象,可以在所有大地震之前必被无一例外地观测到;并且一旦出现这种异常现象,必无一例外地发生大地震。地震前兆的出现常因地而异,甚而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地震发生之前,地震前兆现象也有很大差异。
地震预测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是地球科学的一个宏伟的科学研究目标。如能同时准确地预测出未来大地震的地点、时间和强度,无疑可以拯救数以万计生活在地震危险区的人民的生命;并且,如果能预先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对建筑物等设施的破坏、减少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
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来,作为一个极富现实意义的科学问题,地震预测一直是世界各国地震学家深切关注的焦点。
早在日、美等国制订地震预测规划前6至8年,即1956年,傅承义和刘恢先在我国12年《科学长远规划》第33项“天然地震的灾害及其防御”中就已经提出了地震预测问题和解决这一问题的科学途径与具体措施。1963年,傅承义进一步明确指出了实现地震预测的三大类方法,即地震地质方法、地震统计方法、地震前兆方法。30多年来,地震预测研究工作基本上沿用这三大类方法至今,尽管各类方法的内涵有许多发展和变化。
编辑课件
1966年邢台地震是我国地震工作的重要转折点。邢台大地震使灾区人民性命财产蒙受了巨大损失,周恩来总理两次亲临地震现场视察、慰问,并向地震工作者提出了一定要搞好地震预测、预报的号召。从此,我国的地震工作进入了一个以探索地震短临预测方法并进行试验性预报的新阶段。30多年来,在以减轻地震灾害为目的的地震预测、预报实践中,我国的地震工作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国民经济建设,坚持边观测、边研究、边预报,坚持以预防为主、专群结合、多路探索,,。我国地震工作者从挫折中得到教训,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地震现象的复杂性和地震预测的艰巨性。1980—1982年,国家地震局组织对海城、唐山、松潘、龙陵等大地震的震例进行了系统的总结。1983-1985年,又对地震学、大地形变、地倾斜、重力、水位、水化、地磁、地电、地应力等九种方法和综合预报方法预测地震的理论与观测基础及方法效能进行了清理,深化了对地震前兆的认识。
美国在 。阿拉斯加大地震后,美国开始重视并逐渐加强地震预测研究。1965年普雷斯(Press)等提出了地震预测和防止地震灾害研究10年计划。197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减轻地震灾害法案”,把地震预测工作列为美国政府地震研究的正式目标。特别是在70年代,紧接着前苏联报道了地震波速比在地震之前降低之后,美国也报道在纽约兰山湖地区观测到了震前波速比异常,随之而来的大量有关震前波速异常、波速比异常等前兆现象的报道和膨胀-扩散模式、膨胀-失稳模式等有关前兆的物理机制的提出,在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地震预测研究的热潮,一些科学家甚而乐观地认为不久可望对地震进行常规的预报。
编辑课件
日本在1962年提出了著名的“地震预知——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