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论“百家争鸣”的历史条件.doc

格式:doc   大小:112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百家争鸣”的历史条件.doc

上传人:2072510724 2017/2/28 文件大小:11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百家争鸣”的历史条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论“百家争鸣”的历史条件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条件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公元前 475年-前 221年) 出现了一次举世闻名的“百家争鸣”文化灿烂局面, 这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辉煌的一页。《辞海》对此的解释是:百家争鸣是“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 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对当时文化学术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①。这不仅是对战国“百家争鸣”的“解释”,也是对它的评价,而这样的评价似乎并不恰当。应该说, 战国“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 不仅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也不仅“对当时文化学术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而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首次历史大展现, 中国文化史上的伟大创举, 其形成源远流长, 成果丰硕, 影响深远, 对两千多年来中国文化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 堪称文化发展的光辉典范。战国时期, 学术领域“百家争鸣”的出现, 绝非偶然, 夏商周三代, 尤其在东周春秋时期, 为之奠定了两个并重且不可分离的历史基础:人才和思想资源。一、“百家”人才的培育“百家争鸣”首先需有“百家”的出现。“百家”是指诸多颇具相当学识而又各有一定理念的个人或群体。他们因其所获得的知识不同, 思想观点各异, 人以群分, 形成许多不同的“家”, 即现代所说的学派, 因称“诸子百家”, 这是“争鸣”的前提。如果没有这些“学富五车”的“诸子”和不同理念的“百家”, 何人相争, 以何而鸣, 首先必须有人才。人才不是从天而降, 而是经过一定的教育方式和途径培育出来的。故此, 有必要先从产生“诸子”的教育说起。教育的载体主要是学校,学校之兴,据传始于虞舜时代,各代有不同的名称,如庠、序、学、校等。《礼记· 王制》云: “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 养庶老于下庠。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 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膠, 养庶老于虞庠。虞庠在国之西郊。”②孟子之说则异, 他说:“夏曰校, 殷曰序, 周曰庠; 学则三代共之。”③时代久远,这些说法迄今均无确切史料根据。《礼记》据传为“仲尼弟子及后学所记”④,经考证系实为西汉戴德、戴圣叔侄根据周代所遗留下来的政教资料编纂而成。唐代孔颍达在为戴圣《小戴礼记》所作的“疏”中,对《礼记》总的看法是: “夏、商之礼绝灭无文以言, 故据周礼有文者而言耳。”①。所谓“绝灭无文”,就是说,夏、商时代的有关文献史料并没有留传下来。孔子说夏商周三代政教制度是相因承袭的, 至西周将前代口耳相传的史事和不成文的文化制度, 用文字记载下来, 故文献典籍具备, 保留于周室, 为孔子所见, 不禁赞叹道“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②。其中包括在文化方面周代所建立较完备的教育体系及庠、序、校教育机构, 成为古代教育模范。可以断定, 西周时代即有学校, 则是不必质疑的事实。孔颖达所谓“据周礼有文者而言耳”,意即《礼记》所云虞、夏、殷的庠、序教育体系, 是戴圣按周代政教制度而描绘的。学校的建立须有必备的条件, 除校舍外, 更重要的是书籍和教师。西周之能建立学校, 是由于有了成熟的文字和积累的文书, 这是此前所不具备的。远古时代“世犹淳质”, 先民语言简单, 更是没有文字, 只是结绳记事。其后为了记事和彼此交流, 开始用一些简单的符号以表示某种意思。清代史学家章学诚说: “上古简质,结绳未远,文章肇兴, 书取足以达微隐通形名而已”③。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 属公元前五千至三千年的仰韶文化) 出土的陶器,上面所刻画的种种并无规则记印, 既不是图案, 更不是花鸟鱼虫的绘画, 或许是代表某种意义的符号, 可能是最早文字的萌芽, 不妨暂称之为“陶文”。传说中伏羲创制的八卦, 也可能是代表一定意义的符号。《周易· 系辞下》云: “古者, 包牺氏( 即伏羲) 之王天下也, 仰则观众象于天, 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 以通神明之德, 以类万物之情。”④“八卦”显然还不是文字, 更不是书籍。《左传》记载说, 早在尧舜时代有《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等种种典籍。孔安国在《尚书正义· 尚书序》具体说:“伏羲、神农、皇帝之书谓之‘三坟’, 言大道也; 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⑤唐代史学家刘知几(661-721) 《史通》袭其说,谓“案尧、舜相承, 已见坟、典。”⑥然而这些都是杳无可据的传说。故此,刘知几对传说又有所怀疑,说殷、周以前, “世犹淳质, 文从简略, 求诸备体, 固以阙如”⑦。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则以为, “左氏所谓《三坟》、《五典》,今不可知,未知即是其书否也。”⑧也对传说的《三坟》《五典》是否有其书表示怀疑。不过,传说也不无源由, 虽没有文字记录, 但口耳传承会源源不断, 在有文字后记录下来,也不过是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