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离散数学课程标准.doc

格式:doc   大小:175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离散数学课程标准.doc

上传人:junjun2875 2017/3/1 文件大小:17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离散数学课程标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离散数学》课程标准课程代码: 【 COMP2121 】适用专业: 软件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外合作办学)、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编制单位: 《离散数学》课程标准课程编码[ COMP2121 ] 1 课程承担单位[]制定人[]制定日期[] 审核人[]审核日期[] 批准人[]批准日期[] 一、适用对象高中后三年制学生。二、适用专业软件技术(中外合作办学)、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外合作办学)、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三、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软件技术(中外合作办学)、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外合作办学)、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中外合作办学)等专业的职业素质课程。本课程是依据软件技术( 中加合作办学)、计算机网络技术( 中加合作办学) 、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加合作办学) 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对本专业所面向的第一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起支撑作用。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高中数学》,后续课程包括本专业的许多专业课程。四、课程目标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使学生对后续课程具备必需的理论知识,并且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地认识世界, 2 激发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以后的学****和工作打下必要坚实的基础。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使学生掌握集合论、数理逻辑、图论和代数系统等相关知识,了解本课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理解本课程与专业课的联系。 2、技能目标能帮助学生理解专业课程中很多概念及算法,会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对实际问题的求解能力。 3、素质养成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离散建模能力, 自我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学********惯。五、参考学时: 60 学分 4 六、设计思路《离散数学》课程的建设和开发是以高职教育的职业素质培养为目标,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为后继课程服务的一门职业素质课。理论教学内容是根据以能力为本位,面向学生的职业生涯为培养理念的原则,按照学校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内容,设计课程模块,内容包括集合论、数理逻辑、图论、代数系统共四个部分。通过本课程学****将使学生能够较系统地掌握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常用的运算方法,为学****后继课程打下较坚实的数学基础;实践教学内容是以专业需要为支撑,在《离散数学》课程的教学中将专业课知识和实际生活的相关案例融入到整个理论教学体系,讲解时注重思想方法和计算机应用,并随着新知识的出现不断将新问题揉合进来,充分体现数学教学的基础性和实用性, 并特别注重与专业课的联系,努力使数学学****和专业课学****相结合,更好地促进相关专业课的学****3 七、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1. 课时分配表序号单元内容学时分配备注 1 集合论 18 2 数理逻辑 18 3 图论 16 4 代数系统 8 总学时 60 2. 单元设计单元 1 集合论学时理论 18 实践一体化学****目标: 理解集合、关系、等价关系、偏序关系等概念, 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的笛卡尔积; 熟练掌握二元关系的性质及运算。◆理解集合的概念;理解子集、空集、全集、集合相等等基本概念;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文氏图;掌握集合的交、并、差、补等运算;掌握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De Morgan 律等运算律;掌握证明集合等式的方法;掌握集合的笛卡尔积; ◆理解关系的定义,熟练掌握二元关系的关系阵与关系图及其求法;理解二元关系的基本性质: 自反关系、对称关系、传递关系, 反自反关系、反对称关系、非自反关系、非对称关系和非传递关系( 概念与判定); 掌握关系的运算: 复合关系与逆关系( 概念与求法); 掌握关系的闭包(概念与求法);掌握等价关系(判定与证明、等价类的求法);理解偏序关系,偏序集,哈斯图, 最大元,最小元,极大元,极小元等概念; ◆了解关系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主要内容主要教学方法 4 ●集合的概念及基本运算●文氏图及笛卡尔积★关系的表示。(重点) ★关系的性质。( 难点) ★关系的运算、关系的闭包。( 难点) ★等价关系。( 重点) ●偏序关系讲授法、启发讨论法。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教学及参考资料《离散数学基础》练****与****题建议每两学时布置 4~ 10 题作业每章布置综合练****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权重分配卷面笔试 30% 单元 2 数理逻辑学时理论 18 实践一体化学****目标: 理解命题、联结词、命题公式、谓词等概念;掌握命题公式真值表的建立;会求命题公式的析取范式、合取范式;会求谓词公式的前束范式。◆理解命题、联结词(真值表);理解命题公式、掌握命题公式真值表的建立、命题的符号化; ◆掌握逻辑等价与等价置换;理解永真式、永假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