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4
文档名称:

生物化学1_2 PPT课件.ppt

格式:ppt   页数:6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生物化学1_2 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马匹匹 2014/11/1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生物化学1_2 PPT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四章
维生素与辅酶
本章重点及难点
重点: 掌握维生素的辅酶形式及其英文缩写、生化功能;了解各种维生素相对应的缺乏症及来源。
难点: 水溶性维生素作为辅酶或辅基的结构特点。
维生素与辅酶
定义:维持生物正常生命过程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它在生物体内含量极少,大多数由食物供给,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它们。

维生素的每日需要量甚少(常以毫克或微克计),它们既不是构成机体组织的原料,也不是体内供能的物质,然而在调节物质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和维持生理功能等方面却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长期缺乏某种维生素,就会导致疾病(avitaminosis)。

维生素原
本来不具有维生素活性,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的物质。
发现历史
可以追溯到东晋的葛宏、梁代的陶宏景。
Lind (1753)和Eijkmann(1896)等人的发现和前期工作,Vitamin一词的来源,是1911年波兰科学家Funk从米糠中分离出一种对多发性神经炎有效的结晶性物质有关,由于当时不知道其化学本质,认为是一种生命必须的***(Amine),1912年Funk提出了抗脚气病、抗坏血病、抗赖皮病、抗佝偻病的四种物质,称其为生命***(Vitamine),后来发现他们并不是“***”类,因而将最后一个字母“e”去掉,于1920年定名为维生素(Vitamin)。
维生素的命名
维生素有几十类,在化学结构上无共同特点,分类方法一般按下面几种:
1、按发现时间先后次序命名,如A、B、C、D、E等
2、按其特有的生理功能,或治疗作用命名,如抗干眼病因子(Vitamin A),抗癞皮病因子(烟酸)
3、按化学结构命名,如视黄醇、硫***素、核黄素
维生素分类
(1)脂溶性维生素:
① VA、VD、VE、VK
②在体内可直接参与代谢的调节作用
③涉入太多会引起中毒
(2)水溶性维生素
① B族维生素、Vc、硫辛酸
②作用:通过转变成辅酶对代谢起调节作用
③不易贮存,应随时摄入
维生素特点:
,或可被利用的前体化合物(维生素原)的形式存在于食物中
,不提供能量,但担负着特殊的代谢功能
,必须由食物提供。
,但不能缺少,否则会引起缺乏病
维生素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不可少的一类小分子有机物质,不作为组织构成的原料,也不是供能物质。
多数维生素作为辅酶和辅基的组成成分,参与体内的物质代谢。
缺乏原因:




维生素的主要作用
动物-不能合成,由食物供给
植物-般能合成
微生物-有些可以, 有些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