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行政伦理》秋形成性考核册第一次(第1—3章) 一、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 16 分) 1. 行政伦理——行政伦理是行政管理领域中的角色伦理,主要是人们关于行政活动对错的判断过程以及判断的理由,涉及行政主体行为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即领导决策执行等行政管理活动的合法性问题。在其含义中,体现了行政管理在公共利益、公共权力、公共服务和公共责任等方面的质的规定性。 2. 行政道德——行政道德是国家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的道德。它是一种权力道德,是国家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在权力运用和行使过程中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以及道德行为的总和, 既表现为社会对国家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在权力运用过程中提出的道德要求,又体现着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在权力行使过程中应追求的价值目标。 3. 行政态度——行政态度是指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对某些事物或工作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4. 行政作风——行政作风指的是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体现了行政管理活动的特征、行政道德要求和行政文化理念的一贯态度和行为风格。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1. 行政伦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是关于(行政道德的本质) 和(发展规律) 的科学。 2. 从广义上讲,“廉政”不仅包括反对腐败之义, 而且包括政府机构的精简、廉价, 权力运作的( 民主与公正) ,形象的说法就是(当好社会的公仆)。 “廉政”的基础上, 无产阶级的新型国家和国家机关还要提出( 勤政) 的目标。而最为关键的就是(要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 4. 行政态度的转变,一是(方向的) 转变,二是(强度的) 转变。 5. 行政态度的转变方法包括: (输送新知识) 和(传递新信息)。三、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1. 作为研究道德现象的科学概念,伦理学这个概念的提出者是(C)。 A .希罗多德 B .柏拉图 C .亚里士多德 D .苏格拉底 2. 认为“理想国”就是“公道或正义之国”的思想家是(B)。 A .希罗多德 B .柏拉图 C .亚里士多德 D .苏格拉底 3. 中国古代“伦理政治观”的集大成者是( A)。 A .孔子 B .孟子 C .老子 D .庄子 4. 关于行政道德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B)。 A .政治伦理学 B .行政伦理学 C .管理伦理学 D .行政道德学 5. 我国古代社会的传统是( C)。 A .重法轻德 B .德法并重 C .重德轻法 D .德法并废 6. 在传统社会,行政权力来源于( C)。 A .宗教权力 B .公民授权 C .最高统治者的授权 D .神的授权 7. 公共行政的科学观也被称作为( C)。 A .实质理性 B .价值理性 C .工具理性 D .社会理性 8. 行政伦理观的价值目标是( C)。 A .提高行政效率 B .健全行政法治 C .确立和完善行政人格 D .培养正确的权力观 9. 人们对待自我、他人、观念或事物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自我心理倾向是( D)。 A .作风 B .本能 C .兴趣 D .态度 10. 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对某些事物或工作的评价和行为倾向称为( C)。 A .行政作风 B .行政理想 C .行政态度 D .行政责任四、多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4 分) 1 .道德属于精神性的原则,它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