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鱼腥草无公害栽培技术
鱼腥草,又名折耳根,具备清热解毒、健胃消食等功效,是一种药用价值极高的植物。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这类药菜两用植物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也为鱼腥草大面积栽培创造了更为有利条件。漾濞县隶属云南省,当地立体气候鱼腥草无公害栽培技术
鱼腥草,又名折耳根,具备清热解毒、健胃消食等功效,是一种药用价值极高的植物。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这类药菜两用植物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也为鱼腥草大面积栽培创造了更为有利条件。漾濞县隶属云南省,当地立体气候明显,昼夜温差大,且光照充足。苍山西镇位于漾濞县中部偏北,地理环境优越,土质肥沃,特色经济作为则为鱼腥草、蕨菜等。2018年,有一篇调查报告,是苍山西镇白羊村一名村民从2013年开始种植鱼腥草,因环境适宜种出来的鱼腥草品质极佳,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并逐渐摘下了贫困户的帽子。由此可见,种植鱼腥草不仅可以使农民获得经济效益,而且也在不断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为规范鱼腥草种植产业的稳定发展,现将漾濞县苍山西镇鱼腥草无公害栽培基础加以总结。以下则是笔者就此的分析与论述。
一、鱼腥草特征特性
1、植物学特征
鱼腥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呈半匍匐状,通常情况下植株高度为30~50cm。该植物根茎极为细长,有着较为明显的节,间距3、4cm左右,这些节既可以生根又可以发芽。叶互生,薄纸质,长4~10cm,宽 ~6cm。一般最为常见的鱼腥草呈绿色,成熟过后颜色会逐渐加深,呈紫红色。因整个植株会散发出臭味,所以被称为鱼腥草。
2、生物学特性
这一植物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无太多限制,对温度有着一定的适应性。与一般土壤相比,~7左右的砂壤土中生长速度更加迅速,且品质有保障。其最为明显的生物特性为喜湿耐涝,生长期间应当确保含水量在75%~80%左右。另外,施肥过程中应当重施N肥,结合土壤情况来适当增加P、K肥,这样可以为鱼腥草茁壮生长提供充足养分。
二、鱼腥草无公害栽培技术
1、合理选择种茎
因野生的鱼腥草抗性较弱,在栽培之前应当重视种茎选择工作。通常情况下,需要以抗性强、粗壮、节间长等为基准。可采取的种茎繁殖方式为插枝繁殖,即将无病害植株的枝条剪下,当做插穗,并確保长度在6~10cm的范围之内,插在苗床之上,做好防护工作,直至生根。另外,需按照每亩150~200kg的量来准备种茎。
2、选地整地
为提高鱼腥草的生长速度,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尽可能地选择沙壤土的生长环境,满足鱼腥草生长的各项需求。同时,在栽植前7~10天进行整地工作,必须将田间的碎石、杂草等清理干净,并深耕翻地25cm左右,若是土壤肥力欠缺则应当增施基肥。此过程施肥应以腐熟有机肥为主,用量约为每亩地4000kg。施肥之后,将其与土壤混合。另外,大量实践表明,栽培鱼腥草时科学做畦可大大提高产量与质量,且可为后期田间管理创造有利条件。科学做畦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低阳高平”的原则,确保鱼腥草的栽培产量。
3、栽植
将提前选好的种茎再次整理,使用已经消毒过刀具,确保种茎长度均在5~10cm的范围之内,并最少有三节。之后,结合气候特点准确把握栽植时间。另外,以宽窄行栽植为主,将宽行控制在40cm左右,将窄行控制在20cm左右。若是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