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质量C++/C编程指南
文件状态[]草稿文件[J]正式文件[]更改正式文件文件标识:当前版本: 者:林锐博士完成日期:2001年7月24日
版本历史
版本/状态作者参与者起止日期备注V -7-1至2员认为自己比用户更明白用户需要什么。
真正的程序员不接受团队开发的理念,除非他自己是头头。
真正的程序员的程序不会在第一次就正确运行,但是他们愿意守着机器进行若干个30小 时的调试改错。
真正的程序员不会在上午9:00到下午5:00之间工作,如果你看到他在上午9:00 I作,这 表明他从昨晚一直干到现在。
具备上述特征越多,越显得水平高,资格老。所以别奇怪,程序员的很多缺点竟然可 以被当作优点来欣赏。就象在武侠小说中,那些独来独往、不受约束且带点邪气的高手最 令人崇拜。我曾经也这样信奉,并且希望自己成为那样的“真正”的程序员,结果没有得到 好下场。
我从读大学到博士毕业十年来一直勤奋好学,累计编写了数十万行C++/C代码。有这 样的苦劳和疲劳,我应该称得上是编程老手了吧?
我开发的软件都与科研相关(集成电路CAD和3D图形学领域),动辄数万行程 序,技术复杂,难度颇高。这些软件频频获奖,有一个软件获得首届中国大学生电脑大赛 软件展示一等奖。在1995年开发的一套图形软件库到2000年还有人买。罗列出这些“业 绩”,可以说明我算得上是编程高手了吧?
可惜这种个人感觉不等于事实。
读博期间我曾用一年时间开发了一个近10万行C++代码的3D图形软件产品,我内心 得意表面谦虚地向一位真正的软件高手请教。他虽然从未涉足过3D图形领域,却在几十 分钟内指出该软件多处重大设计错误。让人感觉那套软件是用纸糊的华丽衣服,扯一下掉 一块,戳一下破个洞。我目瞪口呆地意识到这套软件毫无实用价值,一年的心血白化了, 并且害死了自己的软件公司。
人的顿悟通常发生在最心痛的时刻,在沮丧和心痛之后,我作了深刻反省,“面壁”半 年,重新温习软件设计的基础知识。补修“内功”之后,又觉得腰板硬了起来。博士毕业前 半年,我曾到微软中国研究院找工作,接受微软公司一位资深软件工程师的面试。他让我 写函数strcpy的代码。
太容易了吧?
错!
这么一个小不点的函数,他从三个方面考查:
(1) 编程风格;
(2) 出错处理;
(3) 算法复杂度分析(用于提高性能)。
在大学里从来没有人如此严格地考查过我的程序。我化了半个小时,修改了数次,他 还不尽满意,让我回家好好琢磨。我精神抖擞地进“考场”,大汗淋漓地出“考场”。这“高 手”当得也太窝囊了。我又好好地反省了一次。
我把反省后的心得体会写成文章放在网上传阅,引起了不少软件开发人员的共鸣。我 因此有幸和国产大型IT企业如华为、上海贝尔、中兴等公司的同志们广泛交流。大家认 为提高质量与生产率是软件工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高质量程序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毕竟软件是靠编程来实现的。
我们心目中的老手们和高手们能否编写出高质量的程序来?
不见得都能!
就我的经历与阅历来看,国内大学的计算机教育压根就没有灌输高质量程序设计的观 念,教师们和学生们也很少自觉关心软件的质量。勤奋好学的程序员长期在低质量的程序 堆中滚爬,吃尽苦头之后才有一些心得体会,长进极慢,我就是一例。
现在国内IT企业拥有学士、硕士、博士文凭的软件开发人员比比皆是,但他们在接 受大学教育时就“先天不足”,岂能一到企业就突然实现质的飞跃。试问有多少软件开发人 员对正确性、健壮性、可靠性、效率、易用性、可读性(可理解性)、可扩展性、可复用 性、兼容性、可移植性等质量属性了如指掌?并且能在实践中运用自如?。“高质量”可不 是干活小心点就能实现的!
我们有充分的理山疑虑:
(1) 编程老手可能会长期用隐含错误的方式编程(习惯成自然),发现毛病后都不愿相 信那是真的!
(2) 编程高手可以在某一领域写出极有水平的代码,但未必能从全局把握软件质量的方 方面面。
事实证明如此。我到上海贝尔工作一年来,陆续面试或测试过近百名“新”“老”程序 员的编程技能,质量合格率大约是10%。很少有人能够写出完全符合质量要求的if语 句,很多程序员对指针、内存管理一知半解,......。
领导们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做过现场试验:有一次部门新进14名硕士生,在开欢 迎会之前对他们进行“C++/C编程技能”摸底考试。我问大家试题难不难?所有的人都回答 不难。结果没有一个人及格,有半数人得零分。竞争对手公司的朋友们也做过试验,同样 一败涂地。
真的不是我“心狠手辣”或者要求过高,而是很多软件开发人员对自己的要求不够高。
要知道华为、上海贝尔、中兴等公司的员工素质在国内IT企业中是比较前列的,倘 若他们的编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