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提纲
历史必修一学问点提纲
必修1 中国史部分
问题1: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和基本内容是什么?有何利弊?
目的:①“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即让同姓子弟封邦建国,做为周王室的屏障;②扩大周朝果是什么?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1840—1842)
(1)背景:工业革命后,英国寻求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清朝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军备废弛,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结果:1842年,清政府战败求和,被迫签订《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忆:割占香港岛,赔款也不少。广厦福宁上,关税需商议。
(3)影响:中国起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1860)
(1)背景:英、法不满意鸦片斗争既得利益,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列强在1856年提出修约要求遭拒绝。
(2)结果:清政府战败求和,被迫签订《天津条约》(1858)和《北京条约》(1860)。
(3)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894—1895)
(1)背景:日本明治维新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但国内市场狭小,希望从斗争中找寻出路。
(2)结果:1895年,清政府战败求和,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处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口诀记忆:辽台澎湖2亿两,沙重苏杭设工厂。
(3)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1900—1901)
(1)背景:甲午中日斗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随着民族危机加深,义和团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发起反帝爱国运动。
(2)结果:1901年,清政府战败求和,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条约规定:,分39年还清,;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爱护;严禁中国人参与反帝活动;拆毁天津大沽至北京沿线的炮台,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口诀记忆:赔款使馆禁反帝,拆除炮台驻要地。
(3)影响: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问题10:十九世纪列强侵华犯下哪些罪行?
:(1)政治上,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同等条约,破坏中国领土、领海、司法等方面的主权完整。(2)经济上,掠夺中国人民财产和国家财宝,同时通过政治贷款、勒索赔款、设厂筑路等手段限制中国经济命脉。(3)军事上,发动斗争,剥夺中国人民基本生存权。(4)文化上,洗劫和毁坏中华文明遗产。
问题11:中日甲午斗争包括哪些重大战役?其最终结局如何?给台湾带来哪些影响?
:(1)1894年黄海海战。邓世昌等爱国官兵英勇殉国,日舰领先逃离战场,北洋水师损失惨重但主力尚存。(2)1895年威海卫战役。李鸿章吩咐北洋水师躲进威海卫军港“避战保船”,遭日军两路围攻而全军覆没。
:清政府战败求和,签订《马关条约》。
:(1)清政府割让台湾,引发1895年徐骧、刘永福领导的反割台斗争。(2)台湾人民争取回来的斗争始终持续到1945年重回祖国怀抱。
问题12:义和团运动是如何兴起的?列举其失败缘由。
: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机深重,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兴起,到1900年春夏间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
:(1)根本缘由:农夫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阶级局限性。(2)主观缘由:对清政府相识不清,盲目排外,迷信色调深厚。(3)客观缘由: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
问题13:日本为何发动侵华斗争?其主要罪行有哪些?
:(1)1927年,日本在东方会议上确立“折服满蒙“的方针。(2)世界性经济危机使日本陷入逆境,为转嫁危机,主动对外侵略。(3)国民党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可乘之机。
:(1)军事上:制造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杀害中国人民30万众;公然违反国际公法,在中国东北成立特地探讨细菌战的部队(七三一部队),惨无人道地用中国活人作试验,实行细菌战、化学战。(2)政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