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手术切口分类及抗生素应用.ppt

格式:ppt   大小:2,308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手术切口分类及抗生素应用.ppt

上传人:石角利妹 2022/5/1 文件大小:2.2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手术切口分类及抗生素应用.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手术切口分类及抗生素应用
第1页,共2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既往将手术切口分为三类:I类清洁切口、II类可能污染的切口及III类污染切口。
在实践中发现这种分类方法不够完善。为了更好地评估手术切口的污染情况,目前普遍将)发生、累及切口深部筋膜及肌层的感染,并至少具备下述情况之一者:
(1)从切口深部流出脓液;
(2)切口深部白行裂开或由医师主动打开,细菌培养阳性且具备下列症状体征之一:体温>38℃,局部疼痛或压痛;
(3)临床或经手术或病理组织学或影像学诊断发现切口深部有脓肿: (4)外科医师诊断为切口深部感染
感染同时累及切口浅部及深部者,应诊断为深部感染
第9页,共2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3.器官/腔隙感染:术后30天内(如有人工植入物则术后1年内)、发生在手术曾涉及部位的器官或腔隙的感染,通过手术打开或其他手术处理,并至少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
(1)放置于器官/腔隙的引流管有脓性引流物;
(2)器官/腔隙的液体或组织培养有致病菌;
(3)经手术或病理组织学或影像学诊断器官/腔隙有脓肿;
(4)外科医师诊断为器官/腔隙感染。
第10页,共2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2004年9月卫生部制订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其目的:
规范、科学用药,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
避免用药混乱,减少和延缓细菌耐药
减少抗菌药物的毒副反应,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降低医药费用,节约医疗资源。
第11页,共2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严格掌握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指征
细菌性感染者
症状
体征
血尿常规
胸片
真菌、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原虫感染
第12页,共2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
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细菌药敏试验
经验治疗
住院病人
门诊病人
第13页,共2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
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药效学
药代学
抗菌谱
抗菌活性
吸收、分布
代谢、排泄
第14页,共2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综合病人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
制订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病原菌
感染部位
感染严重
程度
病人的生理
病理情况
第15页,共2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必须有明确指征
病原菌未明的严重感染
混合感染
重症感染
长程治疗
易产生耐药
第16页,共2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5a、由于药物协同抗菌作用,联合用药时应将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剂量减少,如***霉素B与***胞嘧啶联合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前者的剂量可适当减少,从而减少其毒性反应。
5b、联合用药时宜选用具有协同或相加抗菌作用的药物联合,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其它-内酰***类与氨基糖苷类联合,***霉素B与***胞嘧啶联合。
5c、联合用药通常采用2种药物,3种及3种以上药物联合仅适用于个别情况,如结核病的治疗。此外必须注意联合用药后药物不良反应将增多。
第17页,共2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严格掌握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内科及儿科
预防用药
外科手术
预防用药
第18页,共2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内科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指征
综合病症或易发感染
预防用药指征
昏迷
1、 体温>38℃
2、 周围血象WBC>12×109/L,N>80%
3、 呼吸道分泌物明显增加(喉头痰鸣)
4、 有多器官功能衰竭
5、 糖尿病***症酸中毒
6、 心肺复苏后
中性粒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1×109/L
重症肝炎
1、肝性脑病
2、重度腹水
3、使用激素
上呼吸道感染患者
病毒感染并伴有下述一项者:
1、疑有继发细菌感染
2、年龄<3岁或>60岁
3、周围血象WBC>10×109/L,N>80%
第19页,共2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的适应证
Ⅰ类切口手术时间较短者尽量不用抗菌药物。
Ⅰ类清洁手术,时间长、创伤大、一旦感染后果严重者(如开颅、心脏和大血管、骨关节、门脉高压症手术)
Ⅰ类清洁手术病人有感染高危因素(糖尿病,营养不良、免疫低下,高龄)
Ⅰ类清洁手术使用人工材料或人工装置的手术
Ⅱ类(清洁-污染)切口及部分Ⅲ类(污染)切口手术,主要是进入胃肠道、呼吸道、女性生殖道的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