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立德践行慎教善导苏人版八年级政治下册复习提纲高邮市赞化学校潘德军第 11课心中要有杆“秤” 1. 公平的含义? P2 公平是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公平是人类不懈的追求。 2. 公平待人有什么意义? P2-3 1 对社会而言,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社会成员是社会的责任。 2 对个人而言,公正、平等地对待周围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信赖与尊重。 3. 建立公平社会的关键是什么? P2 公平社会的关键在于把获得这些社会地位和财产的机会平等、公正地摆在绝大多数人的面前。 4. 怎样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 P4 公平是相对的, 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我们一方面要努力追求公平, 为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而尽我们所能;另一方面要学会接受,学会宽容,学会泰然处之。 5. 我们应树立怎样的公平意识? P4 1 我们追求公平,要求社会与他人公平地对待自己,享受自己应有的权利,这是应该的。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们的权利意识会越来越强, 会在更加广阔的领域里追求更高层次的公平。 2 我们在要求别人对我们公平的同时,我们也要公平地对待别人。 6. 正义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P6 1 不要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 2 面对不良社会现象,要勇敢地加以制止。 7. 维护正义的意义是什么? P7 1 人们只有心怀正义, 才能驱除内心的贪婪、自私和恐惧, 敢于同不良的社会现象作坚决的斗争。 2 人们只有维护正义,才能使邪恶无处藏身。 8. 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怎样维护正义)? P8-9 1 维护正义,也就是维护社会的规则和秩序,维护正义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道德义务。 2 维护正义,要有一颗同情心。 3 维护正义,要勇于同不良的社会现象作斗争。 4 未成年人要学会见义智为。敢于匡扶正义, 也是我们良知的体现。面对他人的求助,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施以援手。对于我们未成年人来说, 由于身体尚未发育完全, 在面对直接危险时, 就应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帮助,在惩治邪恶的同时,要保护好自己,既要到见义勇为,又做到见义智为。 9. 判断是非的依据(标准)是什么? P10 判别是非的依据不是个人的主观兴趣、愿望和好恶,而是法律和道德的要求所谓“是”,是指人的行为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规范,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损坏国家的、集体的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反之,则为非。立德践行慎教善导 10. 是非不分的危害? P11 ①在校园生活中, ……②在社会生活中, 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言行举止, 不仅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而且破坏了社会风气,危害了社会秩序。 11. 如何分清是非? P11 1在“随大流”的时候,保持一份清醒和独立; 2 在面对“权势”的时候,能够不委曲求全; 3 在有利益冲突的时候,勇于主持公道,维护正义。 12. 正直的人具有哪些优良的品质(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 P12-13 ? 1 为人正直,意味着要有勇气坚持自己的信念。一个为人正直的人,也是诚实的人。 2 为人正直,是一种高尚的品格。一个正直的人不会因为一己之利而丢掉做人的尊严。 3 为人正直, 不会让良知泯灭。一个正直的人能够以国家、民族的大义为重, 因而能够成为国家和民族的脊梁。第 12课面对诱惑学会说“不” 1. 从众心理的含义? P14 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行为的心理现象。从众心理几乎人人都有。 2. 从众心理的影响? P15 从众心理影响着我们的判断和发展。一方面, 从众心理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和经验, 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等缺点;另一方面,从众心理又可能抑制我们的个性发展, 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缺乏主见。 3. 如何正确对待从众心理? P15 我们要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不固步自封;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不迷信、不盲从。 4 .克服盲目的从众心理的途径有哪些? P15 ①提高知识水平; ②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 ③提高自制性和独立性。 5 好奇心的含义及其双重性? P16-17 好奇心是指与惊奇情绪相联系的, 由新奇刺激所引起的一种朝向、注视、接近、探索的心理状态。好奇心具有双重性: 好奇心使人对感兴趣的新事物充满探索的欲望, 激励人们去接触新事物、研究新问题, 是学习、科研不断前进的动力; 好奇心也可能把我们引上歧路, 它一旦与恶结缘就可能诱使我们走向深渊,甚至陷入死亡的沼泽。 6 如何正确的对待好奇心? P17 一方面我们要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积极探究, 发挥其对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我们要克制那些超越道德和法律的好奇心,防止其消极影响。 7. 每个人都有嗜好,嗜好有好坏之分。有些嗜好本身就属于不良行为;有些嗜好本身没错, 但如果把握不住“度”,最终也会成为妨碍身心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