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学会本单元生字。
通过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抓住关键句子来理解景物的特点,感受景物的壮美。
体会敦煌莫高窟艺术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在这“四绝"中,,更是“________”.
卡片出示“情有独钟",指导朗读。
5.投影出示: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指导朗读:黄山奇松那么“潇洒、挺秀”,你喜欢吗?朗读时就要读出赞美、偏爱的感情。
自由读,齐读.
设疑:那么,黄山奇松“奇”在什么地方呢?——下节课学习。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自读生字,说说哪些字不易写好,哪些地方书写时应注意。
2.范写以下生字:
誉:撇和捺要舒展。
遒:“西”内别忘了一横.
盆:撇和捺的位置要摆正。
屹:右边不要多横。
俯:右边“府”的一撇要到位。
状:同“壮”要区别开来.
五、作业:
1.见习字册.
教学检测:比一比,再组词。
状( )陪( )府( )盆( )
壮( )部( )俯( )贫( )
板书设计:
黄山奇松
迎客松
奇 ——陪客松
送客松
第二课时
课时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课时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课时难点: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稳固 引入情境
设疑:为何人们对黄山奇松特别偏爱呢?今天让我们再次进入这块美丽、神奇的土地,去触摸黄山松,去欣赏黄山松,去感受黄山松!
二、激情导读,感受奇松。
1.告诉大家,要看奇松,最好的去处就是曾被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成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就让我们登上黄山最妙的观松处—-玉屏楼吧!
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自由读第2小节
2.交流:你看到了哪些奇松?
3.品味迎客松
(1) 三大名松中,作者评价最高的又是哪样呢?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
(2)出示: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3)过渡:作者为何对迎客松评价如此之高呢?迎客松到底何奇之有呢?
瞧,(多媒体展示画面)这就是黄山第一名松迎客松,请同学们结合资料,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细细品读,体会迎客松奇在哪儿?
(4)交流:
一奇在模样
姿态优美 遒劲(理解):笔直有力,粗壮雄健,有气势 读好这个词
郁郁苍苍 谈谈对这个词的理解
二奇在饱经风霜却生命力强
迎客松已经在高高的悬崖上生长了800年,“饱经风霜"这个词到底包含了迎客松成长过程中的多少艰辛呢?请同学们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想象一下:
大家能把迎客松的奇给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三奇热情好客
出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