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桃花源记引议联结读后感600字
桃花源记引议联结读后感600字1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假的世界,来到这如梦如幻的地方,“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食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中做,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在那里,他过上了一种在那战乱纷飞的境地,恒久无法奢望的幻想生活。桃花随风凌舞,一片片的花瓣轻点舞步,沾湿了他的肩头,也沾湿了他的心房,只可是,他却没有发觉。
只待离开,才起先醒悟。源中老人苦苦相劝,“不足为外人道也”他却始终忍不住和其他人说,人们只当他发梦。在赋税繁多,颠沛流离的日子里,人们早已失去了幻想,那样完备的一个词汇,仅有被无情的点点啄碎。
南阳的一位高尚士人也随他苦苦找寻,最终却抱憾而终,死前的疑问,对他们两人而言,何其苦痛,何其哀痛?
既来之,则安之,不要再走了。与其离开后无尽的懊悔,坚决的选择留下来,在如此纯美的地方,能够拥有一亩田地,一处宅院,捕鱼为生。
有些际遇,其实一生真的仅有一次。
#607078桃花源记引议联结读后感600字3
读了《桃花源记》,我感觉到了桃花源的美,景色美,人也美——和谐、热忱、华蜜。在作者陶渊明生活的那个战乱常见的时代,这样的桃花源是当时全部人的憧憬。如今,我们就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头里,时代变了,人们心中的桃花源也就变了。
我经常想,有没有一个清静安闲的地方,能拥抱自然的地方。这便是我心中的桃花源了——
如今,虽然没有了斗争的硝烟,但却有了汽车的尾气,工厂的黑烟,很多难闻的气味混在空气中,城市也就覆盖在其中。我想,深山老林里应当没有这些吧!城市中,少不了热闹,汽车声、早市叫卖声,混乱地板结在一齐。
我想啊——躲在一座山上,有河水,有瀑布,上有蓝天白云,下有芳草鲜花的山,有千百棵树,有千百只鸟。早上起床能听到一群鸟儿的叫声,河水淌过的声音。虽然这些声音有点杂,但比起城市机械的热闹声好听多了,自然的声音,天籁之音吧?有什么能赛过自然?
脚下是绿草,有绿色香气的草,袭向人心。能让人感到自然的奇妙,再好可是。山腰上,云层缭绕。山尖上看四方,层峦叠嶂。
这般“良辰美景”没有人能拒绝吧?假如生活能够无忧无虑的话,我心中的桃花源便是真正的仙境。
幻想啊终究是幻想,天下那有这样的好事?这样的世界只能和一颗憧憬“更完备”的心同在,这样的桃花源——在心中。
#607077桃花源记引议联结读后感600字4
小时候间或听人提起世外桃源的故事,但对具体资料并不知晓。只是对那完备的景象有一种若隐若现的渴望,莫名奇异的憧憬。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他是中国东晋时期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已成为中国古典文库中的珍贵遗产,其中最精彩的《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已经成为世代人民雅俗共赏的精彩作品。《桃花源记》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艺术作品,表达了陶渊明对幻想社会的追求。
他写这个虚构的故事是为了寄予他对当时现实社会的不满,和他对完备生活的憧憬。他是个归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