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潮州市城基中学 杨映珊
一、课程目的
(一)内容标准
(1)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对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
(2)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和中华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二)教学目的
1、知识和技能
(1)能说出甲午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分析《马关条约》的内容,并根据内容分析其影响。
2、过程方法和才能
(1)组织学生讨论甲午中日战争战败的原因,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才能。
(2)请学生讲述邓世昌等人的英勇事迹,观看电影《甲午风云》,培养再现历史情景并获取历史知识的才能。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甲午中日战争中广阔爱国官兵和台湾军民英勇杀敌、顽强反对外来侵略的教学,号召学生向英雄学习,树立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日的人生观。
(2)通过帝国主义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打败腐朽无能的清政府,再次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教学,再次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培养立志成才、振兴中华的人生观。
二、教学要点
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日本对朝鲜的侵略史实和清政府在当时海军实力比较强大的情况下为何战败。
三、教学时数:1课时
四、教具:电脑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大家看过《甲午风云》这部电影吗?(答:略),(播放《甲午风云》片段)这部电影描绘的是列强们在继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中法之后发动的第四次侵略战争,那么,这场战争的情况怎样?结果如何?它给中国带来哪些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第3课,请同学们翻开课本P14
2、讲授新课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当时日本为什么要发动这场战争呢?
(一)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原因
大家看P15课文楷体字第一段,日本是小国,没有原料、没有市场,在它开展的道路上,把对外扩张作为根本国策,这是第一个原因。
它先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了和它相邻的朝鲜,而朝鲜和我国是唇齿相依,日本想以朝鲜为跳板,进而侵略地大物博的中国,为此,日本千方百计地寻找时机发动战争。恰好在1894年朝鲜南部发生了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朝鲜政府无才能镇压而恳求清政府出兵援助,日本看到时机来了,因此外表上打出支持清政府出兵的招牌,但当清军到达朝鲜
汉城以南的牙山时,日本军队不请自进,占领汉城,并在1894年7月25日突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上袭击清军运兵船“高川号",当时被日舰打沉,船上有700多名清军不幸遇难,到了8月1日,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中国近代史上第四次侵化战争就这样爆发了,这就是第二个原因,战争爆发于哪一年呢?(答:略)
(二)战争爆发的时间(1894年)
要求学生记忆甲午战争爆发的时间:(1894年);理解命名这次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1894年为旧历甲午年).
(过度)而日本在袭击“高川号"后又进展哪些主要的侵略活动呢?(出示《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依图指出日本借口朝鲜问题而侵略我国的方向和重要战场,让学生认识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和战争的性质:(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根据老师刚刚所讲,谁能到讲台复述一下这场战争的简单情况.(略)这场战争最主要的战役是黄海大战,下面我们来理解这个战役的经过。
(三)黄海大战
我先来讲,大家认真听,在我讲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