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

格式:doc   大小:232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rovend 2017/3/7 文件大小:2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武汉外国语学校 2013 — 2014 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满分: 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 1. 《诗· 周颂· 臣工》: “命我众人,庤乃钱镈。”《正义》曰: “说文云:钱,铫也,古田器。案,古空首币,亦泉之属,后世谓泉为钱,当亦因币有钱之形,不必以铢两得名钱也。”由此可见,古钱币即古农具的仿制品。下列选项中,与右图古钱币仿制的农具关系最不密切的是: A .集体耕作 B .男耕女织 C .井田制 D .力役地租 2. 《礼记· 王制》:“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 无六年之蓄曰急, 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古代中国社会粮食恐慌程度可见一斑,所以从贾谊到晁错, 都在讨论“积贮”与“贵粟”, 粮食蓄积成为秦汉以来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直到赵过为搜粟都尉, 开始改良当时的农具和耕作方式,才“田野益辟, 颇有积蓄…百姓安土, 岁数丰穰。”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与此段史实不符合 A .曲辕犁 B. 代田法 C. 耦犁 D. 耧车 3. 晚唐诗人聂夷中《咏田家》“二月卖新丝, 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 剜却心头肉”中蕴含的信息是①农民生活艰辛②农民深受高利贷的剥削③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④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 A. ①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4. 明朝中后期, 瓷器的生产多采用“官搭民烧”的办法; 在制瓷中心景德镇有“形器走天下”之说。这充分说明了 A. 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B. 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C. 景德镇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 景德镇瓷器天下无双 5.“中秋节前, 诸店皆卖新酒, 贵家结饰台榭, 民家争占酒楼玩月, 笙歌远闻千里, 嬉戏连坐至晓”。材料描绘的是哪个朝代的场景 A .汉朝 B. 隋朝 C 宋朝 D 唐朝 6. 下表是明代三个时期江苏吴江县市镇数量的变化情况。对该变化趋势的原因分析最为准确的是时间(明代) 弘治( 1488 — 1505 年) 嘉靖( 1522 — 1566 年) 万历( 1573 — 1620 年) 吴江县 3市4镇7市4镇 10市7镇 A. 经济中心地位使吴江县集市增多 B. 政府经济政策调整促进了市镇发展 C. 资本主义萌芽促进江南城市发展 D. 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的繁荣 7.“初, 方国珍踞温、台、处, 张士诚踞宁、杭、绍、嘉、苏、松、泰, 诸军皆在海上,方、张既降灭, 诸贼豪强悉航海, 纤岛倭入寇”“禁滨海民不得私入海, 时方国珍余党多入海剽掠故也。”根据史实,结合此段材料可知,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不包括以下哪一个 A. 对内加强中央集权政策的延续 B. 东南沿海倭患猖獗 C. 保护国内商品经济的需要 D. 防止国内外反叛力量的勾结 8. 《文献通考· 钱币考二》载:“初, 蜀人以铁钱重, 私为券, 谓之交子, 以便贸易”。从材料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有: ①铁钱的使用极为不便②交子出现在古代的四川③交子是由官府发行的货币④政府重视商品经济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②③ 9. 鸦片战争后, 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的数量猛增。这一现象说明了() A.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B. 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中国掌握了茶、丝市场 、丝出口给中国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10. 19 世纪以后的中国社会经济,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