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温伯格 简历 - 名人简历
温伯格
温伯格〔Steven Weinberg, 1933-〕、格拉肖〔Sheldom Lee Glaschow, 1932-〕和萨拉姆〔Abdus Sa格不仅是一位出色的理论物理学家,还是一位富于挑战精神的作家,其影响超出了自身的专业范围,而为哲学家、社会学家、文化学者及公众所关注。缺憾的是,他在中国的知名度远不如另一位斯蒂芬——斯蒂芬霍金。
科学史上的“一分钟”
“既然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那么在大爆炸之前发生了什么呢?”在原本不行思议、莫测高深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变得日渐时髦的今日,这个问题也就成了一个为平凡人所关怀的问题。
任何一门艰深的专业理论在变得无比时髦的同时,必定会受到广泛的误会。热寂说是如此,大爆炸理论也是如此。但碰巧有那么一回,提出这个外行问题的不是别人,而是一位有权有势的人。
在温伯格的文集《科学还击文化敌手》中,就讲解并描述了这样一个略显为难的场面:提问者是当时的美国副总统戈尔,答复者是包括温伯格在内的一群顶尖的物理学家。时间是11012年。当时的形势是,他们试图游说戈尔拨钱(83亿美元)建立一个硕大无朋——一台超级粒子加速器,仅对撞环局部,!
原来,以这群精英中的精英的才智,答复它应当是区区小事。
“呵呵,副总统先生,你问得很好!但……这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就像问在肯定零度以下会发生什么一样。”
像这样的答复好像有点儿粗鲁,或者说不够厚道。其实有时候,在特别的场合下,应对外行提出的外行问题,这种快刀斩乱麻的方式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策略:虽然不能解惑,却能使其接着保持某种神奇感乃至敬畏感。
但他们没有采纳这个策略,而是用一种更礼貌、更专业的方式去答复这个问题。好玩的是,几年后就连温伯格本人也不记得是如何答复的了。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戈尔先生听了一头雾水。
这或许就是科学史上的“一分钟”啊!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曾用其生花妙笔描写过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瞬间——滑铁卢的一分钟。滑铁卢战役打响后,拿破仑手下的一位手握重兵的元帅成了确定整个战役命运的人,但这位元帅只思索了一分钟,就做出了一个确定。
当然,把此一分钟与彼一分钟相比,确定有诸多的不适宜,况且这83亿美元最终还需国会批准。但两者的结局却是一样的:滑铁卢以拿破仑的失败而告终,而这个拟议中的工程以物理学家的失败而告终。
“那种支持最终变得不冷不热,且这项工程也被国会取消了。”温伯格在一条注释中写道,也许意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
还击“文化敌手”
依据杨振宁的看法,20世纪的物理学有两段好时间,一段是第一个1 / 4世纪,这是物理学的黄金时代,标记是两大革命性的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创立;另一段是二战之后的二三十年,大体上相当于第三个1 / 4世纪,这是物理学的白银时代。在理论的革命性方面,白银时代不能与黄金时代相比,但是这个时期,物理学家在核物理、固体物理、根本粒子构造、量子场论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而杨振宁和温伯格都是隶属于白银时代的代表人物。
对于专业人士而言,温伯格是根本粒子和量子场论领域里的大家,在弱力与电磁力的统一方面,他走了一步很关键的妙棋;对于科学爱好者而言,温伯格是一部关于宇宙起源的畅销书《最初三分钟》的作者;而对于许多人文学者而言,温伯格是那位惹是生非并暴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