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家乡的那条小河】 家乡的那条小河作文.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家乡的那条小河】 家乡的那条小河作文.doc

上传人:raojun00001 2022/5/2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家乡的那条小河】 家乡的那条小河作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4
【家乡的那条小河】 家乡的那条小河作文
2016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4
【家乡的那条小河】 家乡的那条小河作文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4
一 我的家乡有条小河,她的名字叫石杨河。 典籍中尚没发现她的名字。然而方圆数十里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里很多的历史人物、事件,即使是载入经典的,随着年代的久远已渐渐被人们遗忘。河边的地名如钱家潭、石杨湾、胡家垴、何家潭等经不起年轮的洗礼在历史的长河里逊色了。村子的名字几度变更,如团结大队,金石村,现在叫石杨村了。石杨河也曾多次改道、开挖。她西起钱家潭,东至何家潭,全长不过五、六华里,说不上源远流长,可她也久经沧桑,人们不折不扣地、一代一代地把她的名字传了下来自有个中奥秘。 传说石杨两姓是兄弟,其远祖是江西。那么,是先有两姓还是先有小河就难说了。古人用石杨两姓来给这条河命名,大概是为了不让后人忘记两姓的友谊、手足之情吧。还有另一种说法,石、杨、何三姓是三兄弟,说石杨河【何】语音双关,意义两层。几百年来三姓在这里生息、繁衍,这也是石杨河得以流传至今的一个因素。 二 打我记事的时候起,我就深深地懂得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是怎样的离不开石杨河。 春天,社员们用长把竹篓把河心的塘泥挖进木船里,然后用蔸萁挑到田里培育秧苗;夏天,抽水机把河水抽送到田间地头滋润庄家;秋天,生产队将丰收的谷子用木船运送到公社粮站交给国家;冬天,人们也是用木船把肥猪运到公社食品出售,然后从街上带回日常生活用品。 清澈的河水供人们饮用,隔几家就有一个用砖头垒的简易码头,人们可在上面挑水、洗衣、洗菜,河里的鱼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扁担草是养猪的好饲料。 不仅仅是人们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与石杨河息息相关,而且,她还是座博物馆,里面尚有耀眼的瑰宝。 石杨河是洪湖地带第一个苏维埃诞生地。老红军杨世潮就是喝石杨河水长大的姣姣者,为了让贫僱农分得田地、填饱肚子,他和党支部带领赤卫队员和地主、豪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于是,古老的石杨河焕发出了青春,便有了辉煌的一页。 何竹山仿佛是得了石杨河的灵气,在湖北人民广播电台当了编辑记者。为了报答家乡的父老乡亲,为了让老区人民不再喝被黄红麻和畜禽粪尿污染的河水,饮用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他四处奔走相告,多次给中央领导写信--------- 还有许多从石杨河走出的人,有的当了讲师;有的当了国家干部;有的勤劳致富,家有百万;更有年轻的小字辈去攻读博士学位了。 英雄的儿女数也数不清。 这里的每个人都该有石杨河的故事。在我心中就有说不完的石杨河的故事。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