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学习目标: 1 、有感情的诵读诗歌,掌握重点字词读音。 2 、赏析诗歌,通过诗歌的意象分析作者感情的变化。 3 、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责任意识。学习重点: 1 、赏析诗歌,通过诗歌的意象分析作者感情的变化。 2 、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责任意识。预习案 1、朦胧诗派: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出现的诗派,其代表人物有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作为一个创作群体, “朦胧诗”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 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 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朦胧诗”精神内涵的三个层面是:一揭露黑暗和社会批判,二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反思与探求意识以及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三是在人道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人”的特别关注。“朦胧诗”改写了以往诗歌单纯描摹“现实”与图解政策的传统模式,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在哲学意义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某种意义上讲, “朦胧诗”的崛起,也是中国文学生命之树的崛起。 2 、认识作者——舒婷 2 原名龚佩瑜,福建泉州人,当代著名女诗人。简历: 1952 年出生。 1969 (17 岁)年到闽西山区插队。 1972 (20岁) 年回厦门先后做过泥水工、浆纱工、挡车工、统计员、讲解员、焊锡工等。 1971 (19 岁)年起她的一些抒情诗开始流传,文革后,诗作陆续在报刊上发表,引起注目。 1981 (29 岁)年调到福建文联从事专业创作,现为中国作协会员,福建作协理事。 3 、创作背景这首诗发表于 1979 年7 月,据说成诗却早在 1976 年4月24 日,写于“四五”运动发生后不久。从十年浩劫中生活过来, 有着太多的坎坷经历的青年诗人舒婷,面对凝聚着深重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很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为个人的不幸而哀伤, 为祖国的不幸而忧虑,同时又对个人与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忧患意识与历史责任感。这首诗有着沉重的历史感,表达了一种希冀光明的痛苦与信念。 4、《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选自,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等。 5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干瘪. 驳. 船蜗. 行胚. 芽迷惘. 隧. 洞绯. 红淤. 滩纤. 绳3 新授案 1、朗读第一节(注意感情和语气) ⑴这一节写了哪些意象? 、、、、。⑵这些意象表现了祖国什么样的特点? 答:。 2 、朗读第二节(注意感情变化) ⑴“‘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本句的含义是什么? 修辞手法: 。含义: ⑵本节表现了怎样的一种矛盾的情感? 答:。 3 、朗读第三节⑴本节感情和第二节相比有什么变化? 答:。⑵诗人创造了哪些意象来表达这种感情?这些意象有些什么共同特点? 意象: 、、、、。共同特点:。⑶如何理解“神话的蛛网”? 答:。 4 、朗读第四节⑴这一节揭示了我与祖国的什么关系? 4 答:。思考怎样才是真正的爱国? 课后拓展: 1 对第三诗节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成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诗人把从压抑中释放出来的热情化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B 诗中的“我”是冲破樊笼挺然而出的真理,是振兴祖国的不可遏止的活力,是可望更可及的理想。 C 含蓄而深刻的诗句“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是女诗人的自况,她把个人所受的压抑如蛛丝一样轻轻抹去。 D“雪白的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