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切实练好文字基本功等.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切实练好文字基本功等.doc

上传人:迎春文档 2022/5/3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切实练好文字基本功等.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切实练好文字基本功等
林 辰等 什么是文学?顾名思义,文学就是文字之学。无论小说、诗词、散文、剧本,或文字叙事,或以文字抒情,都是用文学结构起来的语言去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当然,也有人说“文学就是人学”。但这是就文学的思想内容而言切实练好文字基本功等
林 辰等 什么是文学?顾名思义,文学就是文字之学。无论小说、诗词、散文、剧本,或文字叙事,或以文字抒情,都是用文学结构起来的语言去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当然,也有人说“文学就是人学”。但这是就文学的思想内容而言的)。所以,善于驾驭文字,是文学家的基本功。一篇作品的好坏,一位作家的文学水平如何,看看他的文字功底如何,便可推知其余;一个连大白话都说不明白的作家,很难想象他会写出什么像样的好作品来。
作诗作文,都重视用字,古人叫做“炼字”,又叫“凝句”,意思是一样的;把一个一个的单字,像冶铜练铁那样,凝结成句,浇铸成一篇文章;而且务必要真真切切,牢牢实实,精练贴切到“添一字嫌多,删一字嫌少”的程度,这才算得是作家。金圣叹评《水浒传》就曾赞叹说“《水浒传》章有章法,句有句法,字有字法。”
古代的文学家们都十分重视用字,所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便是流传至今的推敲字义、精心炼字的佳话。唐代诗人贾岛吟得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觉得这“推”字不怎么稳妥,便改成“敲”字――“用推字好?还是用敲字好?”他反复地思索着,想得出神忘形了,直撞到文学大家韩愈的仪仗队里;韩愈问明了原因,也认真地把两个字比较了一下说道:“还是用‘敲’字好。”――是的,“推”字含义不准确。既然前一句是“鸟宿”,后一句则必然是僧人晚归而敲门了;敲门进去(叫门)合情和理,推门进去便没有道理了。
不仅诗人讲究炼字,古代散文家也都有字斟句酌的好文风。欧阳修写《醉翁亭记》,为了描写滁州四面还山的景象,开篇用了十几句、几十个字铺叙秀丽耸峻的山势。但作者的目的不在于写山,而在于记亭,于是便毫不吝惜地把写成的十几句、几十个字,改为“环滁皆山也”五个字,开门见山,接连着一句一景的快节拍的特写镜头,在读者目不暇接中把醉翁亭推到读者面前。诚所谓“神来之笔”。
初唐才子王勃作《滕王阁序》,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名句,惊倒了一时的文人墨客,作者自己也很得意。据说,王勃死后,英魂不散,夜间出没于江畔,高声吟咏着他这句得意的名句。后来,一位进京赶考的书生路过江畔,听王勃的游魂又高声吟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吟声刚落,那书生便回吟道:“落霞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何用与共二字!”从此,江雾消散,幽魂不现。这故事说明,即使才子王勃的名句,也被后人挑出小毛病来,可见谴词作文,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具备炼字的基本功,养成字斟句酌的****惯。不过,如何炼字凝句,要依文体而定。应用文,应当力求简明,尽量少用或不用虚词;而文学作品则不同,问句讲究修饰。以王勃这两句为例,删了“与”,“共”二字,变失了气韵,音阶就不和谐了。
不过,炼字切记偏爱――诗文中出现了****惯用字,即使用得恰当,也难免减色。如“九嶷山上白云飞”和雪压冬云白絮飞“,同出自一位诗人笔下,就有了似成相识之憾。
有一种误解,以为诗、词、散文字数有限,无须精炼,力求字字珠玑,小说则不然,长篇累牍,字数不限,多几句废话似乎无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