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6
文档名称:

第四章 学前教育的课程(李生兰 学前教育学).ppt

格式:ppt   大小:689KB   页数:4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四章 学前教育的课程(李生兰 学前教育学).ppt

上传人:2112770869 2017/3/9 文件大小:68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四章 学前教育的课程(李生兰 学前教育学).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四章学前教育的课程长春光华学院袁玉第一节学前教育课程的界定一、学前教育课程的涵义学前教育课程是教育原则和教育计划相互作用的结晶,它包括教育目标、内容、方法、评价,以及儿童的学****活动;学前教育课程应不断发展和完善,适合儿童发展的需要,并促进儿童的发展。幼儿园课程指为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教育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二、学前教育课程的种类从隐蔽性和显露性两个维度出发,学前教育课程可分为隐蔽课程和公开课程两大类。(一) 公开的学前教育课程 公开的学前教育课程即显在的、正式的学前教育课程。它包括学前教育工作者为实现教育目标而精心设计的一切教育活动。(二) 隐蔽的学前教育课程隐蔽的学前教育课程即潜在的、非正式的学前教育课程。它一般体现在托幼机构和班级的环境中,既包括建筑物、设备、器械、游戏材料、玩具等物质环境,也包括活动室的布置、各种活动区的设立、班级的规章制度等文化环境,此外,还包括保教人员之间的关系、教师和儿童之间的关系、儿童同伴之间的关系等人际环境。第二节学前教育课程的理论一、学前教育课程的理论观点(一)成熟社会化的理论 (二)教育训练理论(三)认知发展理论(一)成熟社会化的理论 代表人物:埃里克森,格赛尔。重视儿童社会情感的发展,认为学前教育应该让儿童内在的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和发展,,教育者应为儿童设计一个积极的、充满社会情感的环境,创设开展游戏活动的条件,尤其是要巧妙地布置角色游戏的情境,以促进儿童的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以儿童为中心,注意开放性。(二)教育训练理论代表人物:斯金纳、班杜拉。学前教育是为儿童的教育和未来的生活做准备的,必须以最简答、最有效的方式方法,把准备学****的知识、技能、道德观念和社会规则教给儿童。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三)认知发展理论代表人物:皮亚杰、布鲁纳强调儿童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的教育应该贯穿于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这种相互作用往往是自发产生的;儿童的发展具有阶段性,且顺序不变,在每一阶段中,儿童认识环境的方法以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方法有着本质的区别;儿童发展的动力虽然来自内部,但有赖于儿童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师应根据儿童的发展水平,提供适当的环境。二、学前教育课程的拟定(一)制订课程大纲(二)确立课程目标 1、确立课程目标的依据:儿童 > 教师 > 学科 ( 1)学科知识(2)教师的态度、行为及个性特征(3)儿童的行为(最为重要) 2、目标的特性水平:促进儿童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 1 )第一种水平是儿童有时候能够主动的参与各种活动,正确地判断事物,控制自己的剩余精力,忘掉自己的失败,仍然有信心去实现自己的愿望。 ( 2 )第二种水平是儿童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迅速地、轻松地投入一项新的、不熟悉的活动。 ( 3 )第三种水平是儿童总是能够毫不犹豫地、轻松自如地参加各种新的、陌生的活动。 3、目标的层次顺序按时间的范围划分,幼儿园具体教育目标可分四个层次 1)每一个学年的教育目标 2)学期教育目标 3)一个月或一周的教育目标,也可以是单元活动目标 4)幼儿园一日活动,一个活动或一节课的教育目标按教育目标指导的范围来划分,分成四个层次: 1)本园的教育目标 2)本班的教育目标 3)不同活动组的教育目标 4)每个个体的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