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燕子》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理解课文的内容,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4、学习并背诵第一自然段,感受燕子的机灵敏泼。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课文中?(机灵敏泼)(相机板书:羽毛——乌黑光亮;翅膀——俊俏轻快;尾巴——剪刀似的)
2、进展“画图、说话”训练,深化体会.
①我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我请一个同学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
②同桌的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
③谁愿意到前边来把自己画的燕子向介绍一下?
④大家注意没有,作者怎么没写眼睛、嘴,是忽略了吗?
⑤这告诉我们,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写。
固学建构,朗读背诵
3、指导朗读
(1)情感准备:既然燕子是这样的漂亮、机灵,大家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喜欢、欢快……的语气)
(2)练读。
(3)指名读-—男生女生比赛读——齐读
4、指导背诵
(1)思路:课文是怎样写燕子的外形的?(指板书:羽毛-—翅膀——尾巴、指图)
(2)请学生自己试着把这一段背给同桌听。(提示:可看板书或看图)
(3)看板书,分组背。
(4)齐背。
四、布置作业
1、习字册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燕子有一身( )的羽毛,一对( )的翅膀,还有一个( )的尾巴。
五、拓学迁移,课外延伸
1、背诵并默写第一自然段.
2、仿造第一自然段的写法,写一种自己熟悉的小动物.
3、推荐阅读郑振铎的《海燕》.
附板书:
羽毛 乌黑光亮
外形 翅膀 俊俏轻快 机灵敏泼
尾巴 剪刀似的
3、燕子 春天赶来
飞行
休息
一、教学目的(第二课时)
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长句子,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根本方法,体会祖国的语言美;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4、通过对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得意,春光的美丽,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悦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5、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竞争和团队精神。
二、重点难点
初步掌握正确理解长句子的根本方法,通过学习课文的语言,感受燕子的得意、春光的明丽和祖国语言的丰美。
三、课前准备
五线谱、《春天奏鸣曲》第五乐章、歌曲《小燕子》、课件制作
四、课前活动
名称:(课件1呈现)心有灵犀一点通
要求:请学生在纸片上写一个词,老师任意抽点几个学号的同学,如能组成一个句子,那么说明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也就不愧是四年的同窗学友了。
目的:通过活动,使学生理解组成句子的根本形式是这样三种:“.”为课堂教学的“简缩课文"环节作些铺垫。
注意:假设学生未能拼出“是”字句,老师视情况可自己或请听课老师参和活动。
原那么:兴趣性、语文性、针对性
五、教学过程
1、读一读
《燕子》这篇课文,同学们已经很熟悉呈现学习材料了,听说同学们挺喜欢的。我们班谁最能读以读为本书?谁最怕读书?请两人合作把课文读给大整体感知家听听可以吗?(注意正音如:杆、偶尔)鼓励和合作
2、数一数
如今我们来做一道很简单的题目,请问:《燕子》这篇课文有几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