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北京的中轴线》阅读答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20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北京的中轴线》阅读答案.docx

上传人:cby201601 2022/5/4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北京的中轴线》阅读答案.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北京的中轴线》阅读答案
《北京的中轴线》 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 18— 19 题。 (共 8分)
从北京的地图上可以看到一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历史上,
公里,南起永定门,北到钟鼓楼。建筑大师
梁思《北京的中轴线》阅读答案
《北京的中轴线》 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 18— 19 题。 (共 8分)
从北京的地图上可以看到一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历史上,
公里,南起永定门,北到钟鼓楼。建筑大师
梁思成这样赞美这条中轴线: “全世界最长, 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
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
生。 ”
中轴线始于元朝对大都城的规划设计,至明清两朝形成了
现有的规模。中轴线上的建筑高低起伏错落,前后疏密有致,色
彩对比强烈。 进永定门北行, 一条笔直的大街会把你引向高大的
正阳门楼, 在门前百余米的地方一座宽大雄伟的牌楼和一座大石
桥为其做了前卫。 过了正阳门, 红墙黄瓦的建筑代替了青砖灰瓦
的建筑, 这就是雄踞于中轴线上的皇城。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华
门, 经长长的御路 (民国时已拆除) , 到天安门, 形成第一波的起
伏变化。从天安门开始,是一系列大小不一的宫门和广庭,红墙
黄瓦,金碧辉煌。高大的城楼、皇宫、庙堂一层又一层地起伏峋
峙①,到神武门结束。再向北,景山奇峰突起,然后再下滑到寿
皇殿、地安门。由地安门继续往北过一条长长的街市,在这里经
过万宁桥这个小小的起伏过渡, 接着就出现了高大的鼓楼、 钟楼,
1/ 4
在这两座建筑周围, 成片的绿荫中间掩映着灰墙灰瓦的低矮民居
院落。鼓楼、钟楼传出的报时的鼓声、钟声,不时在这些院落、
街巷上空回荡,中轴线就收束在这钟鼓声里。
明代把天坛、 先农坛安排在中轴线起点的两侧, 使中轴线
一开始就有中心明显, 整齐对称、 相互呼应的特点。 进入紫禁城,
左祖(太庙)右社(社稷坛)对称地安排在紫禁城前面,昭示了
左右对称、 中轴明显的皇城格局, 紫禁城中的建筑基本上都是对
称修建, 例如御花园中以中轴线上的钦安殿为中心, 左面的浮碧
亭与右面的澄瑞亭都是四角攒尖顶的方亭, 形式相同, 形成对称;
降雪轩与养性斋, 建筑平面分别呈 “凸 ”“凹 ”字形, 形式互补, 形成
呼应。中轴线上的景山,是明朝通过挖湖堆山的手法,利用修筑
紫禁城挖护城河的泥土和拆除元宫城内宫殿的渣土, 在紫禁城后
面堆积成的一座土山, 它坐落在中轴线的中心点、 北京旧城的中
心位置上。 它的形成不仅使紫禁城有了靠山, 还增加了中轴线上
的制高点, 在此可以纵览南北景色。 清朝又在景山的 五座山
峰上面修建了五座山亭,景山中峰的山亭正在中轴线的中心点上,
由此进一步突出了中轴线的对称和中心点。中轴线的东西两侧,
为北京主要街道的骨干,北京城棋盘式的大小街巷都依据它的定
位而展开。
(根据李建平《魅力北京中轴线》 、梁思成《北京城的中轴
线》编写)
①峋峙(xunzh*形容山石、建筑等突兀、重叠的样子。
阅读第③ 段,说出画线的两个语句的位置不能调换的三
条理由。 ( 3 分)
阅读下面材料, 借助文章中的知识, 简要说明鸟巢、 水立
方和仰山体现出怎样的布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