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1
文档名称:

斜视检查-ppt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6,898KB   页数:9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斜视检查-ppt课件.ppt

上传人:杰猫 2022/5/4 文件大小:6.7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斜视检查-ppt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复视的检查
 复视有两种,生理性和病理性,前者是人们建立深度觉、立体视觉的基础。
 :支配眼外肌的颅神经受损,如外伤。2 .肌源性:如Grave病。3 .机械性:如挫伤引起眼外肌水肿。
判断原则:
 一般外先天性内斜视
临床表现:
在出生6个月前就表现出明显的偏斜
无明显屈光异常
单眼性斜视可合并弱视
斜视度数较大,各个注视方向的偏斜角基本相等
可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DVD、眼球震颤等
内斜视
治疗:
1、排除单眼弱视,否则应先治疗至双眼视力平衡 2、手术于24个月内
3、合并下斜肌亢进和DVD(垂直分离性斜视)手术设计时应予以考虑
4、术后保留10△内斜,
以利于建立周边融合及
粗立体视觉。
共同性内斜视
(一)调节性内斜视
1、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
诊断要点:
发病平均年龄为2岁半
有中度或高度远视性屈光不正
散瞳或戴镜可以矫正眼位
治疗:
有弱视者先治疗弱视
全屈光处方戴镜
不应手术矫正
每年验光,调整度数,满足视力和眼位需求
诊断要点:
发病平均年龄为2岁半
有中度或高度远视性屈光不正
散瞳或戴镜斜视度数减少
治疗:
有弱视者先治疗弱视
全屈光处方戴镜
戴镜3-6个月后眼位不能完全矫正,非调节部分应手术矫正
调节部分继续戴镜矫正。每年验光,调整度数,满足视力和眼位需求
2、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3、高AC/A型调节性内斜视
临床表现:斜视度看近大于看远≥15Δ
治疗:
,全屈光矫正下加+- +3D球镜
:局部形成药物性近视,减少中枢性调节

(二)非调节性内斜视
基本型内斜视、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周期性内斜视、感觉剥夺性内斜视
治疗共性:
1、病因治疗
2、首先治疗弱视、屈光不正
3、手术治疗
外斜视
外斜视在婴幼儿较内斜视少见,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逐渐增高,患者由 外隐斜→间歇性外斜视→恒定性外斜视。
外斜视根据视远,视近的的度数差异可以分为四型
1、基本型:视远近度数基本相同
2、分开过强型:视远大于视近15三棱镜
3、集合不足:视近大于视远15三棱镜
4、假性分开过强型:视远大于视近,但是配镜后,可以远近度数相同
间歇性外斜视
临床表现 :患者强光下喜闭一眼。控制正位时有一定的双眼视功能。眼位偏斜时,偏斜眼可以有抑制,很少有弱视。无明显屈光不正。
治疗原则
①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时机应掌握在双眼视功能受损前。提倡早期手术。
②手术前不可行集合训练,否则易出现手术后过矫。
恒定性外斜视
临床表现:较前者少见。外斜视程度变化较大,单眼视力较差时,偏斜度数大。经常双眼交替偏斜,所以弱视不常见。可以合并垂直偏斜。
治疗原则
①治疗以手术为主。
②类肉***对小度数偏斜可作为初始治疗,亦可对明显的手术后欠矫或过矫作为补充治疗。
A和V型斜视
有些水平斜视在水平方向斜视角无明显变化,但是在垂直方向注视不同位置时斜视角有明显变化。
A型表现为上方注视时内斜较下方注视时多或外斜较下方注视时少;V型正好相反,A型相差10Δ有临床意义,V型相差15Δ有临床意义
治疗:手术
非共同性斜视主要指麻痹性斜视,是由神经核、神经或眼外肌本身器质性病变而引起的单条或多条眼外肌完全性或部分性麻痹所致的眼位偏斜
[病因]
先天性:主要为先天性发育异常,出生时产伤或婴儿期疾病所致
后天性:多为外伤(头颅或眼眶),感染、炎症(脑炎脑膜炎)以及代谢性、血管性(糖尿病性、动脉硬化、脑血栓、脑水肿)、变性病变及脑肿瘤等所致
非共同性斜视
[临床表现]
复视:急性发生的麻痹性斜视常有;先天性和长期的麻痹性斜视可无
代偿头位:是麻痹性斜视特征之一。患者改变头位,使两眼视轴平行,其目的是为获得双眼单视或避免复视
偏向麻痹肌作用方向
脸转向麻痹肌作用方向—代偿水平斜视
下颌上抬或内收--代偿垂直斜视
头偏左、右肩—代偿旋转
眼球运动障碍:眼球在麻痹肌行使作用方向运动明显受限,眼球偏向麻痹肌作用的对侧
[临床表现]
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即麻痹眼注视时健眼的偏斜度大
全身症状:由于复视,导致患者头晕、目眩、恶心和精神紊乱,遮盖一眼则症状消失
治疗病因:
首先要查明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
-肌注维生素B1,维生素B12和三磷酸腺苷
-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对神经炎和肌炎有效
-肉毒杆菌***A:在急性外展神经麻痹患者恢复期间,内直肌注射肉毒杆菌***可暂时解除复视的干扰,可防止或治疗内直肌痉挛
三棱镜应用:对于小于10△的斜视,可试用三棱镜消除复视
手术治疗:一般在麻痹肌已停止发展6个月后做手术,手术原则以减弱拮抗肌为主,加强受累肌为辅,即肌肉后徙与缩短
治疗
外斜矫正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