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1
文档名称:

膏药制作技术及临床应用幻灯片.ppt

格式:ppt   大小:1,565KB   页数:30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膏药制作技术及临床应用幻灯片.ppt

上传人:梅子 2022/5/4 文件大小:1.5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膏药制作技术及临床应用幻灯片.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最近有研究表明,4-十二醇硫代吗福啉、N-十二烷-α-毗咯啉***和N-十二烷-2-哌啶***对5-***尿嘧啶和氢化可的松均具有促透作用,且作用比 Azone强。N-乙酰脯氨酸戊醇酯对苯甲酸的促透作用与Azone一致。
31
多元促透
二、膏药的治疗对内脏作用方式
1.“十二经脉” 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膏药外贴对皮肤局部病变有治疗作用。
对内脏器管的病变,通过不同的药物气味自经脉进入脏腑发挥作用。
51
;又通过信息反馈,对有病变的脏器起到治疗作用。
52
,毛细血管而进人动静脉,各有关疾病脏器直接起治疗作用。
53
以上是对内、外、妇、儿科系统疾病的作用方式,可起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温经散寒、修复病变、消积化痞、消除肿块等作用。
54
第二节 传统膏药制作工艺
一、准备工作
(1)火炉一个,
(2)铁锅两个,(3)搅拌棍一条,(4)小勺或筷子各一个,(5)膏药被子,(6)大水盆一个,(7)小水盆一个。
55

(1)香油,
(2)黄丹,
(3)中药粉细烘干,过120目筛,
(4)中药粗料切片段或适当粉碎后备用。
56
二、传统膏药制作方法
第一步:炸料提取法
把香油倒入锅内文火加热,油温达40℃~80℃左右时,把中药粗料开始下入锅内炸料。根据煎透的难易,先下根、茎、骨、肉、坚果之类,次下枝、梗种子类,后下花、叶、果皮、细小种子类。
57
药物各有不同的耐热力,
如同时下锅炸取,结果使脆软薄片、细小种籽,枯焦而变性;
坚硬成份的未透,不能很好的发挥药物应有的效能;
影响膏药的质量,降低疗效。
58
炸料时,需不断翻搅,使药物受热均匀,能煎透,以达到更好的提取药物的有效成份,当油温达200℃~250℃左右时,药色外部呈深褐色,内部焦黄色,未炭化时,即用漏勺将药渣捞出,将药继续煎制约十分钟,以促使香油和药物产生的氧化物蒸发使药油内的杂质减少到最低限度,以提高膏药的质量。
59
第二步:炼油
炼油是熬制膏药的关键,它是取药油继续煎制320℃左右。把煎好的药油离火后,稍凉倒入细盆内令其沉淀,用纱布过滤,以保证膏药质量的一个关键。
60
熬油适中决定膏药的质量,如油熬不到火候则膏药质软,贴于皮肤时容易移动,而且粘力强,又不宜剥离。熬制的过老膏药质硬粘着力小,贴于皮肤时容易脱落,所以过老或过嫩都会影响疗效。
61
判断炼油是否快要熬成,可根据以下三个标准进行:
,炼油时油烟开始为青色,随温度增高逐渐转成黑浓烟,进而为白色浓烟,以观察到白色浓烟为准。
62
,一般情况下沸腾开始时,油花多在锅壁附近,后向锅中央集聚,油花在锅中央时为准。
63
,待油滴散开又聚集成珠不散,色黑亮为准。如油滴散开膏色成灰色,说明油未然好,即太嫩,需再熬再试。油将熬成时再用武火炼油3~5分钟。
64
因武火能加速油与丹的化学变化过程,缩短下丹的时间,此时油温一般在300~360℃上下,要立即将锅离火。炼油时要精心操作并要不停的搅动,以免油在高温时发生燃烧,如果锅内着火即可用铁锅盖将火扑灭。
65
第三步:下丹成膏
将炼好的药油离火稍凉,在不低于250℃时加入黄丹。下丹前要注意黄丹的质量。如太差,熬膏药时很费时间,不宜熬成,熬成的膏药呈灰白色而无光泽,可用水飞除去杂质。
66
水飞除去杂质的方法:
是先将黄丹浸于水中用力搅动,使杂质漂浮水面,然后倾去,再把丹晒干炒至焦黑。如黄丹太粗或含有水分必须炒后过80~120目筛,然后可使用。
67
下丹时把锅离火,将炒好的黄丹置于细筛内,均匀的撒在油中,同时用木棍顺一个方向不停的搅动,使丹充分与药油化合,以防丹浮油面或结粒沉于锅底。
68
下丹时间:约需5~10分钟
下丹的标准:
春季:210g丹药/每500g油
夏季:240g丹药/每500g油
秋季:210g丹药/每500g油
冬季:180g丹药/每500g油
69
下丹后,丹与油在高温下迅速发生化学变化,油丹沸腾而泡沫上升,同时放出具有刺激性的浓烟,此时要加速搅动或酌情喷洒少许冷水,使油沫自落,烟与热尽可能飞散,以防燃烧,使膏药变质。
70
当油烟由青色变成白色,并有膏药的香味放出时,表示膏药已成。此时要做老嫩实验。熬成后,以少量冷水撒入膏药中激之,并搅动3~5分钟除去青烟。
71
检查膏药老嫩的方法:
取少量的膏